服裝危機來襲 三線城市該如何應對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服裝危機蔓延到三線城市?
國慶長假期間兩件事引發筆者思考。
一件是十一當天,筆者參加了兩位朋友的婚禮,第一位朋友收入不錯,平時穿著也算得體,可在婚禮現場,他剛買的那套打折的名牌西裝與他虛胖的身材顯得格格不入,活脫脫一個上世紀90年代農民企業家的形象。細問之下才明白,原來新買的婚房不僅花光了他全部的積蓄,還把父母的養老錢花了一大半,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能省則省,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婚服,“畢竟就穿這么幾天”。另一位朋友雖然收入不高,但婚禮現場卻穿了一套價值不菲的定制西裝,贏得一片贊譽,筆者以為他變成了“土豪”,細問得知,他的婚房是租的。既然里子是虛的,面子就要做實,用他的話說“房子買不起,所以衣服就要買件好的”。
二是國慶長假期間,老家的朋友們談論最多的就是當地房市。這個地處河北最南端的三線城市不久前因樓市危機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本地地產龍頭企業董事長跑路留下了十幾億元的民間集資黑洞。與此同時,媒體也發現了“當地商品房存量需要消化近10年”的現象。
房地產商有句廣告語“中國人的幸福從擁有一套房子開始”,可對于筆者的那個朋友而言,房子在帶給他幸福之余,也帶來了生活質量的下降。
手中可支配的錢少了,消費自然下降。服裝行業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便一直在跌跌撞撞中徘徊前進,而房地產市場卻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筆者老家大約在2010年左右開始大興土木,整座城市一時間成了一座巨大的建筑工地。城市在改頭換面的同時,也無端多出了許多閑置空房、寫字樓和商場。當時就有朋友感嘆,建這么多寫字樓和商場,本地人口和收入又沒有大幅度增加,這么多生意做給誰?但是話又說回來,樓市的崩盤并不會意味著消費市場的回升。房地產行業牽動建材行業,崩盤帶來的連鎖反應又會直接造成本地居民收入下降,別忘了,在樓市之前,筆者老家最出名的是鋼材。
其實,放眼全國,各地的三線城市大抵如此。我們當然知道,這場樓市危機很快就會過去,可對于服裝企業來說,危機也許還將持續下去。
三四線市場對于國內服裝業來說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突破要地,像安踏、特步等鞋服運動品牌,都力求通過廣泛布局二三線市場來發展壯大。與此同時,廣大的中小城市也是國內品牌安全撤退的戰略大后方,比如休閑品牌真維斯近幾年一線城市門店數量持續萎縮,三四線市場門店數量卻在不斷增長。如今,在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樓市畸形發展的情況下,三四線市場這個最后的堡壘,也許會從內部擊破。
據說,在優衣庫老板柳井正的競爭版圖中,除了ZARA、H&M等服裝品牌外,還有蘋果。
當然,這都是客觀因素,有一句話各位讀者應該都聽過,當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改變自己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