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時裝周將設計師與買手對接 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迎發展機遇
10月27日下午,中國國際時裝周今年首次將設計師與買手對接,推出DHUB設計匯平臺嘗試商業落地,這一國際知名時裝周早已成熟的運作模式,終于在國內開始實踐。參展設計師的數量達123位。
以往,由于運作成本較高,許多服裝設計師都只能在時裝周上曇花一現,很難與市場進行無縫對接,落地和品牌化更是很難實現。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一場時裝發布秀的平均成本在10萬元左右,從籌備、設計到制作、策劃的周期,半年到兩個月不等。可以說,一場時裝發布秀要耗費設計師巨大的精力與財力,但最終被媒體曝光再到客群認知,甚至等到商業機會,還有非常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Chictopia創始人劉清揚表示,雖然國內設計師品牌比前幾年在數量上增加了許多,但是從規模到發展速度上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從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消費者認知度的提高對于國內獨立設計師品牌而言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消費者對于設計師品牌呈現積極的態度,很多極其小眾的設計師品牌也通過買手店和設計師集合店的形式得到了較快發展。
此前的若干年,在成衣品牌扎堆的百貨公司、商場等地,很難看到獨立設計師品牌店。很多設計師會選擇在朋友服裝店內寄賣自己品牌服裝,有些名氣的則選擇入駐設計師品牌集合店,如洪晃的薄荷糯米蔥、棟梁等。那時,由于設計師品牌的定位比較小眾,銷售情況不穩定,國內許多商城對于設計師品牌持觀望態度。
不過即便如此,也有少數設計師品牌在嘗試進入大眾百貨商場時取得了成功,如進駐東方新天地購物中心,以及西單大悅城等非常多商場開連鎖店的江南布衣,以及進入三里屯太古里北區后又把店開到西單大悅城的素然等。
另一方面,國內某服裝品牌設計總監認為,獨立設計師高級定制服裝由于沒有成熟的商業運作經驗,很有可能出現市場定位不清晰的現象,這對于服裝品牌的發展來說將是致命的缺陷。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輝對此表示,在比較成熟的市場,設計師品牌并不是靠自己的單打獨斗,而是由成熟的買手來挖掘,由買手機構來投資買進產品,直到設計師及其品牌逐漸發展成熟。買手機構的壯大,將是設計師品牌族群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