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萊”的出路在哪里?
何謂“奧特萊斯”,就是特賣“過了季、下了架、斷了碼”的知名品牌百貨,因為是“三了”,自然可以打折扣甚至不計血本賤賣,其消費對象很明確,就是欲買名牌又買大不起剛上市新款式的女士先生們。筆者曾聽香港時尚達人說過,一個名牌新款限量版出籠,上午一個價,下午一個價,晚上打烊前拉信用卡又是一個價!你想第一時間“招搖過市”就得豪爽埋單。奧特萊斯所以在美國百年“未死”,因為在那名列第一的經濟發達國家里,有著那樣一大批既有經濟條件又有品牌消費意識的人們;那類酷愛品牌又講究便宜的消費者夠多,迄今300家也并不嫌其多。
百貨淪落,商業綜合體扎堆之后,地產商將目光鎖定在附有概念性的奧特萊斯業態上。在品牌匱乏、同質化定位、專業度欠缺的情況下,無論是零售商還是地產開發商都在透支開發奧萊業態。代購、海淘的強勢來襲也讓中國奧萊有了更大危機。
地產商開發的奧萊項目更看重奧萊對周邊地產的帶動,這也是地產商各地快速推進奧萊項目的原因。業內人士預測,中國的奧萊在經歷“大躍進”式增長后,5-10年會迎來行業調整期,很多非專業的奧萊會倒掉,甚至出現強強聯合的局面。
而無法打通供貨渠道是國內奧萊難以成功的致命問題。奧特萊斯開業前最難的是招商。一個品牌有7-10家正價店,甩下來的貨品才能支撐一家奧萊店。而國際品牌10-80家正價店才能支撐一個奧特萊斯店。
去年,45家國際零售商中有60%以上未實現在華開店目標。這主要是由于選址困難、“三公”消費抑制等原因讓多數企業暫緩了擴張腳步。
當奧萊在全國遍地開花后,國際大牌對于奧萊的態度更加謹慎。由于代理商的存在,國際品牌并不透徹了解中國市場,對奧萊的發展更是充滿困惑。走代理模式,會讓他們更加省心。不過,代理商會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大化,稀缺品牌資源加上非科班出身的地產商也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
喬宇認為,下一個5-10年,會出現奧特萊斯關店潮或重大重組。據透露,目前賽特奧萊正在接觸一些并購或強強聯合的企業。強強聯合可以占有更大市場,把握更多商品資源。那些不以奧特萊斯為主業的企業,一旦銷售出現問題,信心便受到影響。只有專業從事奧特萊斯的企業才能堅持到最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