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移動支付還刷嗎?綜藝贊助還砸嗎?
大賣場開電商往線上沖,互聯網巨頭則以支付為尖刀向線下滲透。2014年,天河城百貨率先引入支付寶支付,隨后又增加了微信支付;廣百百貨正式攜手阿里推出移動支付應用;而摩登則在廣州地區最早推出了微信支付平臺的實體百貨;還有廣州友誼與騰訊微生活達成合作。
“雙12”一天,支付寶推出“支付寶錢包購物5折優惠”受到超市大媽的追捧,貢獻221萬筆“刷手機量”,揭陽卜蜂蓮花店2小時的排隊結賬時間足見其瘋狂。
在新的一年,支付寶錢包與微信支付的交鋒還在繼續,作為離錢最近的產品,互聯網巨頭砸錢時眼睛都不眨一下—當然,賣場們也不僅僅作為“旗子”存在,沃爾瑪在美國即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拒絕了蘋果支付,在國內亦還沒有納入支付寶或微信陣營。
“天價廣告再刷新紀錄!”— 這個標題在2014年報紙屢屢出現,2015年勢頭也不會停下。2015年的《爸爸去哪兒》冠名費是兩年前20倍之多,2015年各種綜藝節目冠名費超過2.5億的就多達9個。
在這些天價廣告背后,卻是整體電視廣告的低迷。2014年電視廣告增長7%,而網絡廣告則增長46%,2014年網絡超越電視成為第一媒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對于企業主而言,天價廣告的價值既在“廣告”,亦在“天價”,一個任性的土豪分分鐘成為新聞頭條,在全民娛樂的時代,廣告背后的廣告才是真廣告。
收視率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天價廣告”亦養活了大量內容公司,藍色火焰、燦星等廣告策劃公司先后被上市公司高價收購。這給人“內容為王”的希望,但也帶來了浮躁之風,《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等王牌節目均是引入海外創意,中國何時有自己的創意項目?
截至目前,電視、網絡、手機、戶外視頻媒體復合用戶規模達20 .7億,使得視頻消費量至少增長50%—70%。其中,2013年電視廣告收入1119.26億元,增幅為6.97%;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但其中在線視頻市場規模僅為128.1億元,增長41.9%。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