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華談互聯網品牌的競爭力
從原來只有20平方米的倉庫,4年時間,做到15個億,并且創下一天把生意過億,這就是茵曼。17日,匯美集團董事長、茵曼創始人兼CEO方建華在中大嶺南EMBA2015年度盛事大講堂的創新論壇上,攜新書《慢生活,快生意》作為特約嘉賓分享了《煉造互聯網品牌競爭力》的主題演講。
茵曼這個走“棉麻文藝風”的品牌出身于外貿代工,成長于淘寶商城平臺。2013年雙十一,茵曼以1.2億元銷售量在女裝類目排名第一;2014年雙十一,包括茵曼在內的匯美集團創下了1.85億元的銷售業績。如何煉造互聯網品牌的競爭力?
方建華表示,品牌的個性化源于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以及品牌形象的具象化。“茵曼的7個子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和風格,每個品牌都是人格化和故事化的,品牌就是一個人,有自己的視、聽、觸、嗅、味五感。”
供應鏈信息化則意味著隨著物流系統的高效信息化,互聯網品牌與傳統品牌供應鏈的區別將會消失。“供應鏈信息化要解決哪些痛點?首先是做什么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流行元素、天氣環境、版型和顏色來確定你要提供什么;其次是做多少,以前是根據經驗,互聯網時代下單采用C2B+測試模式,根據每一個款式的點擊量進行預測可以減少盲目下單;怎么做則是基于大數據為供應鏈做出的快速反應,茵曼目前供應鏈羽絨服、毛衣的出貨時間已縮短到了25天”
而談到設計師品牌生態集群化,方建華認為,無論呈現在各大平臺上還是隱匿于市井間,許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品牌卻存在著IT系統、管理、營銷、資金等短板,茵曼要做的就是為這些短板提供支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品牌。”
方建華同時表示,所有幾個趨勢最終要回歸用戶信息,“包括消費習慣、文化屬性、情感訴求、性別、年齡等在內的用戶信息是未來互聯網品牌的核心命脈。我們要摒棄單兵作戰模式,聯合才是互聯網品牌的出路。”
提及他創作的新書《慢生活,快生意》,方建華說:“這是我從業電商多年來的經驗和總結,幾乎將集團的品牌戰略、品牌落地、品牌傳播和一些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全部公開。互聯網時代,我們真的希望有分享精神,中國的電子商務還并不成熟,我們需要共同去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完善的電商生態圈。互聯網攪動零售行業的‘換血重生’,網上品牌定位、管理、營銷要有新法則。希望更多人通過《慢生活,快生意》能夠得到一些啟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品牌和給想做品牌的人提供借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