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百貨面臨轉型壓力 商業形態升級勢在必行
又逢新一年開端,北京商業地產又開始了新一輪演變。就在一些新興購物中心推出個性化業態和服務贏得大批消費者的同時,百貨這一傳統業態也進一步顯示出式微的態勢。業內人士指出,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場領域,百貨與購物中心的分化和洗牌將進一步凸顯。
春節假期剛過,《大眾點評年味地圖》就顯示,春節期間北京最火的玩樂方式是逛街購物,西紅門薈聚購物中心、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和愛琴海購物中心成為人氣最旺的三家購物中心。
同時,目前已有部分購物中心披露了春節的營業情況。據了解,北京apm購物中心在春節假期期間單日客流量突破22萬人次,銷售額也同比增加15%。
朝陽大悅城方面介紹,2015年開春,配合情人節和春節兩個假日節點,購物中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活動,全面拉動了情人節和春節檔期朝陽大悅城的銷售和客流。其中,今年情人節的銷售再創新高,提袋率、人均客單等指標明顯升高。
“家里孩子還小,過年時一家人不想去遠的地方,空閑時就帶孩子去周邊的購物中心逛逛。除了購物,現在不少購物中心里都有春節主題活動和兒童樂園,適合全家人一起逛逛,還可以一起看看電影,是個打發空閑的好方法。”家住上地的唐女士回憶春節假期時表示。
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表示,定位準確是購物中心成功運營的核心之一。包括大悅城、愛琴海在內的一批新興的購物中心抓住了目前年輕消費者和家庭消費對兒童業態、社交、娛樂休閑等方面的新需求,確立了較為鮮明的市場定位,從而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另一方面,百貨業的生存狀況卻更為舉步維艱。就在本周,營業已7年的華堂商場右安門店開啟了閉店優惠活動。同時,華堂方面宣布,右安門店將于4月1日起正式停止營業。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零售企業,華堂商場在去年相繼關閉了3家門店,在京的店面僅剩4家賣場和1家食品館。
王永平表示,實體商業運營難不僅僅是因為電商的沖擊和分流,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實體商業的無序競爭,以及宏觀經濟先行背景下消費增長的乏力。未來實體商業的洗牌將更為凸顯。
北京商業地產的洗牌不僅僅體現在零售市場,更表現在專業市場大賣場的逐步消逝上。就在春節前,中關村e世界貼出公告顯示,市場將停止自有鋪位招商與租賃,終結了數碼產品大賣場的形式。實際上,中關村e世界經營不善已經持續了相當長時間,空置率也持續攀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