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中國區門店已經持續冷清了很久
奢侈品行業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中國區整體戰略的缺失,缺少知識管理,有市場部門沒有市場研究部門,策略偏離執行不到位是令過去中國區門店損失部分消費者的誘因之一,繼續如此,即便價格差別不大,但消費者依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繼續海外購奢。
在快速消費品或3C及制造產業,市場研究部門的任務非常艱巨,不僅委托各大機構、咨詢公司做詳細的用戶需求、消費者習慣研究,公司內部自己也時刻緊盯,并將此反饋給產品研發、營銷等相關部門。但是長期研究各大奢侈品牌發展的周婷發現,奢侈品中國區鮮少有這樣的部門,更多依靠咨詢公司每年的調研數據,很多決策到了執行層面會變得畸形。
由此引發的連鎖效應還不少,她指出,盡管中國區不斷加大對一線銷售人員的培訓,從品牌及企業文化入手,加強品牌的知識培訓,但是相較于珠寶腕表業而言,服裝服飾領域的基礎員工整體素質較低,人員管理水平不高。
品牌管理方面,盡管人人都表示,新興消費群體是二三線城市,但是其品牌傳播、市場活動的舉辦依然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該地區奢侈品牌繁多,高端客戶下降,沒有在中國區全面進行有效的整合管理營銷,影響了新進客戶的開發。“盡管新媒體越來越普及,但是一場在北京舉辦的品牌秀,如何能精準影響到浙江蕭山的用戶?”
意大利皮具品牌Tradini大中華區負責人賀斌認為,消費體驗是對中國區最大的管理挑戰,“這需要非常高素質的員工,公司運營理念也需要改變。”人才缺失問題或將引發奢侈品業新一輪人才大戰。
此外在客戶關系管理方面,中國區一直處于缺失狀況,因為過去幾年很多品牌的忠實用戶消費在國外,中國區店員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消費者有何特征,消費力如何,如何將品牌最新的信息、服務、活動信息告訴他們。
曾有多份消費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選擇到海外購買奢侈品,價格僅排在第三位,海外門店比國內門店服務更專業更貼心,貨品比國內更齊全是最主要的原因。顯然,國內服務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將消費者留在國內的重要因素,對此譚翔中表示,“香奈兒是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精品品牌,吸引著全球各地的顧客,其中包括中國。我們進行價格協調,也將為全球顧客帶來具有一致性的最好的產品與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