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表會集體走向智能或許志在必行
智能風潮愈演愈烈,未來幾年智能手表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有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智能手表銷售額將于2020年超越傳統手表。Mintel公司零售與服裝高級研究分析師Diana Smith表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可能性,在未來五年內,智能手表銷售額將有可能蠶食其他傳統手表銷售額。”不知道這會不會引起傳統手表走集體走向智能大潮流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IDC 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報告。報告顯示,該新型領域正處于持續增長趨勢,且目前市面上已經充斥著大量第二或第三代產品,消費者開始對今天的可穿戴設備有所關注,包括其優缺點。這意味著,未來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將越做越大。
IDC 預計,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出貨量規模將達到1.11 億,相比2015年預期的8000萬增長44.4%。另外,IDC 認為到了2019 年該領域相關產品的出貨量將達到2.14 億,未來五年的CAGR (復合增長率)約28%,到2020年,將有望達到321.7億美元。
另外,根據調研公司Mintel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每五個美國消費者就有一個表示,在未來一年內對購買可穿戴設備非常感興趣。目前,每20個美國人就有1個或大約6%的美國人擁有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蹤器,產品包括Apple Watch、能追蹤日常健康和健身的FitBit和Jawbone等可穿戴技術產品。
Mintel公司零售與服裝高級研究分析師Diana Smith表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可能性,在未來五年內,智能手表銷售額將有可能蠶食其他傳統手表銷售額。”
據了解,于2015年10月正式推出的售價1500美元(約9600人民幣)經過一個月的曝光后,手表的銷量就已經供不應求,該表在全球許多地方已經出現貨品短缺的情況,據悉,該表在全球已經收到了10萬張訂單。對此,泰格豪雅首席執行官Jean-Claude Biver 表示,由于零售渠道的需求量大增,品牌計劃將這款TAG Heuer Connected Watch 的產量從每周1200塊提升到2000塊,且停止在線銷售,只開放實體零售店銷售。
Jean-Claude Biver同時稱,基于該款手表的成功推出,明年末或者2017年初會推出新版本。
泰格豪雅智能手表成功和未來智能手表銷售額將有可能蠶食其他傳統手表銷售額,在這種信心和壓力下不知道是否會有更多的傳統手表品牌加入到可穿戴領域,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市場呢?
據了解,以Apple Watch為帶頭的智能手表,IDC預測2015年出貨量達到1300萬塊,成為智能手表市場當之無愧的超級霸主,市場份額達到61.3%。其次是谷歌的 Android Wear 平臺,市場份額為15.2%;Pebble 智能手表名列第三,市場份額為8.6%。
對于智能手表的逐漸深入人心及智能手表市場的雄起,其實傳統的瑞表品牌也并不是無動于衷的。在2015年便有許多的傳統奢侈品牌開始推出了自家的首款智能手表,比如萬國(IWC)、萬寶龍(Montblanc)、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百年靈(BREITLING)、古馳(Gucci)、寶格麗(BVLGARI)、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同名品牌斯沃琪(Swatch)、還有發聲要挑戰Apple Watch的泰格豪雅(Tag Heuer)也都推出了自家的首款智能手表。據了解,在這些品牌當中,泰格豪雅智能手表的銷售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