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進軍電商該如何打造競爭力
全渠道的本質是對中國零售的一場大變革,不僅僅是對實體零售的變革,也是對電商的變革。所謂全渠道,就是線上終端與線下終端的融合,基于這種屬性,全渠道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終端可以賣一盤貨!
“全渠道是一場大變革,特別是對于實體零售來說,按云陽子的話來說,全渠道的實施,本質上就是對實體零售進行一場大變革。雖然對實體零售利好,但也是一場淘汰賽。”誰都不想在這一場淘汰賽中出局,實體零售渠道學習宜家,增加自銷直營比例,扁平化供應鏈是本身要做的,這與電商無關。但全渠道說起來容易,走起來卻是“步步危機”。
云陽子認為,購物中心的全渠道實施,有3個核心服務需要把握:一個黏住用戶的工具,一個黏住商品的移動購物平臺,一個移動支付工具。在這個領域,就目前來看,有3個競爭對手,都是以服務商的形式來整合購物中心。一個萬達,一個阿里,一個微信。一個線下商業地產,一個線上商業地產,一個萬能的連接神器。
而大型百貨店的全渠道實施,需要有3個核心標準:大量同款同價的品牌,一個網上移動購物平臺,快速復制連鎖實體店。云陽子表示,百貨店全渠道的風口已經出現,時間窗最多3年。而且他堅決地認為,“百貨店要做大,必須走全渠道,空軍和陸軍配合,線上搶占天貓的份額,線下發展實體連鎖或整合。而中小型百貨店,可能有三條路,要么被收購整合,要么自行聯合,要么做到區域連鎖百貨最強,但是必須實施全渠道。百貨店的全渠道實施,應該做到整體運營模式的變革,否則打不過天貓。”
云陽子表示,“清晰實庫與虛庫的關系,是品牌商和渠道商走全渠道道路的第一個生死關。”這個生死關有3條路徑選擇:100%線上做實庫、100%線下做實庫、線上線下都有實庫。
目前,大潤發超市在全渠道實施過程中,采用的就是100%線下做實庫。有數據顯示,2014年1月16日,黃明端投資6億進軍電商,截至2015年底,飛牛網上線的商品數已超過百萬,飛牛擁有注冊會員990萬人,其中半年內活躍會員人數為270萬。2015年12月,移動端訂單數量占線上整體比例達78%。據了解,大潤發采用的方法是選一家門店當省級分倉,門店拿業績,飛牛網拿分成,做到了線上線下都走量。云陽子分析道,大潤發目前全渠道實施比較好,就在于他抓住了幾個本質:價格實在、虛實庫暫時沒犯錯、扶持個體戶。但是他又認為,大潤發想擴大到300家門店做區域分倉,100%線下做實庫就不一定合適了,并非多倉就整體效率高。
不過,在全渠道的戰略上,另一家國內零售巨頭大商集團也開辟出了另一條路。劉思軍表示:“類似大商集團的這種實體零售渠道,互聯網是新技術,必須運用好,要在兩個方面要升級,一是對商品數據和銷售毛利的統計分析,二是如何利用互聯網和現場直接服務的優勢,建立在單品銷售、單品試穿等數據采集基礎上的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能力,或者說與顧客建立一種移動互聯網的連接。”
那么,實體零售進軍電商該如何打造競爭力,劉思軍給出了四點建議:
1、如果是燒錢式促銷低價,這個也不長久,長期下去也無法持續;
2、電商差異款、電商子品牌,這些可以引入門店銷售的虛擬貨架,為現場銷售提供成交轉化的補充,但不要作為類似旗艦店在自己的平臺上;
3、電商的快捷支付和配送服務,實體店渠道需要建立系統逐步實施和提供,這是大勢所趨;
4、實體店的現場環境,可以誕生出很多實地非熟人社交和新型導流內容出來,這個現在沒有成熟案例,線上有美麗說蘑菇街的案例,有大眾點評的案例,線下大型實體店有機會在此獲得線上流量的機會。
“渠道商必須做全渠道,不然就會被慢慢干掉,這符合降維攻擊理論。天貓如果不涉及全渠道,那就會慢慢被干掉。用阿里CEO張勇的話,就是原有商業模式會被逐步淘汰。京東、當當、亞馬遜等都是如此!線下的百貨、超市、專營店也都是如此!”云陽子最后總結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