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市價格走勢難測 紡企采購需謹慎
國儲棉輪出政策靴子落地,輪出價格隨行就市動態調整,這無疑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由于新棉質量下降,進口棉花有限,所以市場對高品級棉花需求比較旺盛。目前國儲庫的棉花儲存時間均在2-3年,質量品級達不到3級。
長期來看,供給壓力減輕,紗線與化纖方面的替代也在減弱,之前的利空因素在逐漸減輕,基本面格局已經發生變化,因此長期看來棉花價格下方空間有限。短期制約價格上方空間的因素,要看企業對國儲棉輪出的采買力度。
與此同時,市場并不缺低價棉,因此優先輪出進口棉花,是順應市場需求的。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企業庫存并不高,下游淡季,后期補庫的需求存在,但不會短時間釋放。因此,并不建議下游企業加大采購量。
據了解,由于2011年中國棉價持續上漲,并且創歷史新高,導致進口棉成本優勢較大,隨后,世界經濟下行,消費有限,庫存積壓,棉花價格持續回落。然而,2016年中國棉花價格與進口棉價格靠近,進口利潤萎縮,加之國內出現產銷缺口,開始消耗國內庫存。
近幾年由于棉花價格不斷創新低,誰庫存大誰虧錢,因此很多企業把庫存都壓得很低,這也就導致目前產業鏈上企業庫存嚴重不足。從中長期看,目前業內人士普遍預期儲備棉去庫存的節奏僅在200萬噸以內,投放量很小,對價格影響并不是很大。
“從棉花價格歷史走勢看,年初低于10000元/噸已經處于近十年以來的低價區間,高庫存、低消費、高替代是價格走低、策略做空的主要依據。不過一陽改三觀,基本面瞬間轉化,比價偏低、宏觀預期向好可以帶來向上反彈。但連續暴漲對市場、對產業形成的傷害很大,已經有實體企業反映無法判斷未來走勢,套保不敢,生產安排只能維持謹慎。”永安期貨研究院副院長任新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任新普表示,本次強反彈未必是現貨棉花漲價的信號,紡織企業的生產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產品結構和市場需求來安排。建議關注國儲進口棉產地、批次、質量指標和承儲地點,做好交易市場檢驗、運輸等相關工作。訂單是基礎,價格、質量是關鍵,沖動是禍患。
任新普指出,半月前在江浙地區紡織企業調研了解到,訂單數量高低各異,開工率大企業、差別化企業高一點,常規紗企業低一點;色紡紗好一點,白紗差一點;高支紗好一點,低支紗差一點。就企業效益來說,純棉紡、低支紗、常規品種業績差一點;高支紗、色紡紗好一點。
基于棉價下跌預期,原料、紗線庫存普遍不高,對于后市,再漲漲也就差不多了。期貨價格反映預期,但就當前紡織業內外形勢以及棉花消費和棉花替代看,需求還不支持棉價原料大幅上漲。
對于棉花后市價格走勢,劉毅表示,目前小企業已經倒閉了不少,存活下來的均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現在是消費淡季,終端需求并沒有完全起來,后期仍有采購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