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才成長機制 紅豆集團做了件最“貴”的事
有個很老套且容易暴露年齡的說法,叫做“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話雖俗套,理兒卻不假。能稱為“人才”,一定是稀缺的、能夠創造高價值的,“貴”,也就成了必然!在紅豆,“人才是發展之基”—重視人才,“企業發展人才先行”—用好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尊重并培養人才,真正建立起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成長機制,這樣一種人才觀,早已融入紅豆的企業文化!
人才戰略,紅豆發展的“源頭活水”
紅豆對于人才的高度重視,可以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紅豆集團前身——港下針織廠為破解技術難關,不惜以高出當時工人月薪數十倍的重金,從上海引進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工程師,這一“壯舉”在當年不可謂不“驚人”。
“重金”帶來的結果是紅豆高質量產品的產出,瀕臨倒閉的港下針織廠不僅被盤活,還自此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1987年,紅豆銷售額一躍升至1000萬。
1993年-1995年,紅豆集團以數十萬高薪從臺灣、日本等聘請專家,不僅使紅豆產品質量發生質的改變,同時也拉開了紅豆服裝系列化的序幕,紅豆西服更在眾多西服品牌中迅速脫穎而出。
90年代已初成規模的紅豆老工業園區
從1988年到1992年,短短四年時間,紅豆就引進大學畢業生300多名,人才興廠、科技興廠開始變為現實。2007年后,為了加快實現集團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紅豆集團大力加強了對“雙高”人才的引進力度。2009年,集團制定了“紅豆百才工程”,截至目前,已引進海內外高級人才100多名,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人才培養,紅豆基業長青的重要“法寶”
企業之間的競爭看似產品、品牌、市場的競爭,但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是人才。誰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誰就擁有了核心競爭力。
紅豆集團在用人方面,走過感情經濟——利益經濟——能人經濟——制度選人四個階段。最終“制度選人、競爭上崗”,使紅豆事業人才輩出,后繼有人。這也是紅豆集團能夠保持非凡的競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周海江認為,實行“制度選人”的三大好處:發現人才、留住人才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
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企業間競爭的實質在于人才的競爭,紅豆集團60年來健康發展的歷史為此做出了很好的詮釋。
從80年代初港下針織廠高薪聘請老師傅,到90年百萬年薪面向海內外招聘總經理,再到實施制度選人,完成現代企業制度轉變;從為了促進集團加快轉型升級實施百才工程到周海江近年來打造500人中層領導群的新思維;從引進人才到培育人才;從培訓中心到成立紅豆大學……可以說,紅豆集團的快速發展史,也是一部企業引才、育才、選才、用才的人才史。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發展后勁來源于人才的發展后勁。”這是周海江的名言,他指出:“紅豆所取得的成績與我們一直注重人才培養、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分不開。對人才培養的一貫重視,是紅豆基業常青的重要法寶。”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