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誰最賺錢?Nike沒上榜,加拿大鵝竟是最大贏家!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的了解,日前,美國女裝日報對全球主要服飾零售集團和品牌第二季度財務業績進行統計分析,Canada Goose(加拿大鵝)以44%的營收增長成為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贏家榜單上還包括Adidas、Puma、LVMH、Amazon以及H&M等。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最大運動品牌Nike未能上榜。
同時,該媒體還公布了一份表現最差的榜單,包括 Ralph Lauren、維密母公司L Brands、Michael Kors、J.Crew、Urban Outfitters、以及A&F。
贏 家
Canada Goose(NYSE:GOOS)
收入:2220萬美元 +44%
凈利潤:94.9萬美元
市值:約19億美元
第二財季(2017年4月1日至6月30日),Canada Goose銷售額同比大漲44%至2280萬加元約2220萬美元,凈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400萬加元縮減至1210萬加元。期內,Canada Goose批發渠道業務銷售額得益于發貨時間的調整而錄得27%的增幅至1990萬加元,直營零售渠道銷售額則上漲8.3%至130萬加元,主要得益于品牌在北美、法國和英國的電商業務增長以及期內品牌在多倫多和紐約新開的門店等。
開云集團(EPA:KER)
收入:37.2億歐元 +25.4%
凈利潤:8.26億歐元 +77.6%(開云集團不公布季度利潤數據,該數據為其上半年凈利潤。)
市值:約385億歐元
截至6月30日的上半財年內,受Gucci的業績強勁推動,開云集團總銷售額同比上漲28.2%至72.96億歐元,凈利潤則猛漲77.6%至8.26億歐元。值得關注的是,旗下奢侈品部門收入同比增長29.7%至50.31億歐元,該部門核心增長引擎Gucci銷售額大漲43.4%至28.32億歐元,也進一步證實全球奢侈品行業正在復蘇。
adidas(ETR:ADS)
收入:50.4億歐元+20%
凈利潤:3.47億歐元
市值:約418億歐元
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核心品牌adidas銷售額增幅達21%,Reebok銷售額漲幅則錄得5%。集團凈利潤同比上漲16%至3.47億歐元,毛利率為50.1%。其中adidas在北美和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分別錄得26%和28%的增長。adidas強調,期內其運動產品銷售額錄得雙位數的強勁增長,特別是Boost系列運動鞋。據市場調研機構NPD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adidas四月在美國運動鞋類市場的占有率翻了一番至12.7%,競爭對手Nike的市場占有率則進一步下跌至52.7%。
Puma(ETR:PUM)
收入:9.68億歐元 +17.2%
凈利潤:219萬歐元
市值:約53億歐元
Puma首席執行官Bjorn Gulden在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后的會議中表示,Puma未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未來會加大運動產品的營銷支出,預計營銷支出占比將維持在10%至12%之間。值得關注的是,Puma與Rihanna創意總監的三年合約今年是最后一年,有分析指出Rihanna在這期間為Puma所創造的利潤是無法具體量化的,雙方是否會續約仍是未知數。
LVMH(EPA:MC)
收入:98.3億歐元 +15%
凈利潤:23.4億歐元(LVMH集團不公布季度利潤數據,該數據為其上半年凈利潤。)
市值:約1125億歐元
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內,LVMH銷售額同比大漲14.6%至197.14億歐元,凈利潤則大漲24%至23.44億歐元。其中包括LV、Fendi和Givenchy等奢侈品牌在內的時尚與皮具部門銷售額上漲17.2%至68.9億歐元,得益于中國地區業績的強勁表現,LVMH集團期內在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最為顯著,漲幅達29%。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歐洲恐怖襲擊和經濟危機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中國的富裕消費者正重新開始擁抱奢侈品,但他對下半財年業績仍舊維持謹慎態度。
H&M(STO:HM)
收入:64.7億美元 +9.6%
凈利潤:7.43億美元
市值:約409億美元
得益于門店擴張和在線銷售額的強勁增長,H&M集團在截至5月底的第二季度內凈利潤增長10%至59億克朗約7.43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截至5月31日,H&M集團旗下共有4498家門店,較去年同期增加10%。首席執行官Karl-Johan Persson表示,其在線業務目前已占總銷售額的25%至30%,預計未來還將以每年至少25%的速度增長,而在實體零售方面,H&M也將維持積極的擴張態度,計劃今年開設約500家新店。
愛馬仕集團(EPA: RMS)
收入:13.6億億歐元 +8.3%
凈利潤:(未公布)
市值:市值約為464億歐元
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愛馬仕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8.3%至13.6億歐元,而第一季度的銷售增長為11.2%,上半年銷售額則同比增長9.7%至27億歐元。雖然愛馬仕未公布第二季度與上半財年的具體利潤,但集團表示第二季度的利潤增幅已達33.9%,為去年的季度最高水平。愛馬仕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持續增長,幫助推動亞洲除了日本以外的地區銷售額增長10.5%。目前,眾多奢侈品已經開始轉型走年輕化路線,而愛馬仕卻對此路線毫無興趣。此前,愛馬仕的前任CEO Patrick Thomas曾堅定表示:我們對這部分消費者不感興趣,那些喜歡浮夸、炫耀型商品的消費者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但愛馬仕業績增長放緩被Gucci反超的主要原因便是在改革方向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而且放棄了未來發展的消費主力群體。
輸 家
Ralph Lauren(NYSE:RL)
收入:13億美元-13%
凈利潤:6000萬美元
市值:約409億美元
由于Ralph Lauren刻意減少了批發渠道的業務,第二季度其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的銷售額分別下跌17%和14%,集團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減少20%至25%美國百貨中的業績不佳銷售點。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Ralph Lauren已任命寶潔原時尚美妝部門首席執行官Patrice Louvet接替Stefan Larsson的首席執行官職位。
L Brands(NYSE:LB)
收入:27.5億美元 -4.7%
凈利潤:1.39億美元
市值:約124億美元
L Brands表示,維密仍然是集團業績的主要累贅,維密期內銷售額同比大跌14%,而Bath &Body銷售額則同比上漲6%。L Brand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eslie Wexner在財報發布后表示,全球時尚零售不斷發生變化,L Brands目前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拐點。集團首席投資者關系官Amie Preston目前正在與金融分析師積極聯系,并表示維密將于9月推出新產品。值得關注的是,維密2017年大秀將于11月在上海舉辦。
Michael Kors(NYSE:KORS)
收入:9.52億美元 -3.6%
凈利潤:1.25億美元
市值:約57.3億美元
Michael Kors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hn D.Idol表示第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受到北美和歐洲地區銷售業績表現的推動。對于集團7月以12億美元收購的英國奢侈品牌Jimmy Choo,John D.Idol則稱將保持兩個品牌獨立運營。據悉總值12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交易將以協議安排的方式進行。協議安排收購目標即公司與其股東之間達成協議,通過法院批準的方式轉讓或取消后者的股份,以換取收購方的現金或股份。
J.Crew
收入:5.6億美元 -2%
凈虧損:2070萬美元
美國快時尚品牌J.Crew正在積極對其財務狀況重新審計并重組,除已延期至2021年的5.67億美元債券外,品牌母公司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日前選擇以2.5億美元的新擔保票據購買J.Crew未償還的票據,該交易以J.Crew的子公司及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價值1.9億美元的優先股和普通股為擔保抵押。不過S&P分析師并不看好該交易,稱J.Crew的債務雖有所減輕,但其杠桿率不可控制,前景依舊艱難。
Urban Outfitters(NASDAQ:URBN)
收入:8.73億美元 -2%
凈利潤:4990萬美元
市值:約22.4億美元
Urban Outfitters將第二季度的疲軟業績歸咎于集團自身的執行力不足,而非北美零售大環境的持續低迷。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ichard Haynes透露,期內女裝產品的滯銷是集團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Richard Haynes表示未來將在歐洲和亞洲等國際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抵銷北美本土市場的低迷。目前,Urban Outfitters已正式入駐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平臺,未來一兩年內還將通過許可經營權和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
Abercrombie & Fitch(NYSE:ANF)
收入:7.79億美元 -0.5%
凈利潤:1550萬美元
市值:約6.9億美元
美國青少年服飾品牌Abercrombie&Fitch在取消出售決定后,新動作不斷,現已正式登陸天貓旗艦店,并宣布將推出新的牛仔系列,以適應消費者多變的喜好。負責品牌牛仔系列產品設計的副總裁Aaron Levi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牛仔產品一直是Abercrombie&Fitch的明星產品,因此保證該系列的設計與時俱進非常重要。除對產品進行革新外,Abercrombie&Fitch的新型門店將陸續面世,不僅門店裝修風格更加明亮,還將原本店內濃烈的香水味改為較為溫和的中性香水。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