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女將董明珠的斗爭哲學:和諧是斗爭出來的
“董明珠一過,寸草不生。”這是業內對這位格力女將霸氣的注腳。董明珠自己亦表示,“工作中沒有任何柔情可言,不可能即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咄咄逼人。和諧是斗爭出來的。”
“董明珠走過的路,草都長不出來。”關于董明珠,這句判斷被反復引用,成為了這位格力女將霸氣與狠勁的注腳。
在如今這個注重人際關系與溝通的時代,柔性管理大行其道,管理大師杜拉克曾指出:“這種時代的轉變,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質。”很多人因此認為,權力女性的黃金時代已經來到。但董明珠卻反其道而行,她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直言,工作中沒有柔情可言,和諧是斗爭出來的,女性領導不是靠“親和力”來解決問題的。
“你破壞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他肯定怨恨你”
曾有人自費飛到珠海格力,只為“看看董明珠究竟是什么樣的女人”———1990年,初入格力的董明珠連續40天追討公司債款;亦曾帶領23名營銷員,打敗了國內一些廠家近千人的營銷隊伍;她堅持原則,規定凡拖欠貨款的經銷商一律停止發貨;而去年底,廣州格力將廣州市財政局告上了法庭,雖然天河區法院駁回了訴訟,但董明珠堅持認為,格力一定能贏。
格力怒告廣州市財政局后,格力被定義為潛規則的“破壞者”,董明珠也被扣上了“敢和政府叫板”的帽子。但董明珠毫不客氣地質問,政府公務員應該按照規矩和標準來辦事,“你不但代表不了政府,還破壞了政府的形象!”
“政府采購潛規則很多。很多企業和我說,多年來他們不敢講、不敢做的事情,格力做了,也幫他們出了一口氣。”但對于格力“和政府叫板”的說法,董明珠卻反駁說,格力恰恰是和政府站在一邊,“我們不是要搞掉誰,我們只希望政府采購環境更加公平有序,格力不是靠搞關系做上去的。”
董明珠笑言,有些人說她太厲害,都不是一個女人。“你破壞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他肯定怨恨你。但你失去1%,可以得到99%的信任。”
“很多人說女性領導者有一種親和力能夠解決一些問題,我堅決不同意這個觀點,絕對不能說是你的溫柔可以改變一個矛盾,或是處理好一個問題,這絕對是做不到的!必須要有強硬的決策或者手段。”董明珠說,領導在管理方面沒什么藝術不藝術,唯一有的就是鐵的紀律和制度,什么崗位就什么制度。
有人說“有她沒我”;董明珠回答“有我沒他”
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還不顯得咄咄逼人?在董明珠看來,不可能,“和諧就是斗爭出來的”。
先款后貨,決不賒賬,是董明珠為自己設立的第一條商規。當時,拖欠貨款是行內普遍存在的現象,但董明珠卻向經銷商宣布:凡拖欠貨款的經銷商一律停止發貨,補足款后先交錢再提貨。一時間,大大小小的經銷商紛紛向朱江洪告狀,哪有這樣做生意的?有的甚至說,“有她沒我”。董明珠的回答是“有我沒他”。
一家河北的經銷商欠了兩百多萬仍然繼續要貨,董明珠要求先付清再談。對方告到朱江洪那里,他勸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補完款,先發貨再收錢?”董明珠依然不允。對方無奈之下,妥協說這次先打款,因此打來100萬要進貨,但董明珠竟然把這100萬進貨的款項扣下來,彌補前面的欠款??蛻粼俎D50萬,董明珠再扣25萬,礙于面子,勉強發了25萬的貨。不久經銷商東窗事發,所有資產被查封,董明珠懊悔不已,“當初應該連那25萬也扣下來”。
董明珠對外放話:“就算別人這樣,我格力也偏偏不。即使100次撞墻頭破血流,我董明珠也要撞101次。一定要把欠款這堵墻撞倒。”此后,格力電器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分錢的三角債。“應該控制大經銷商而不是被大經銷商控制,所有的經銷商都應該平等競爭,按照規模上限享受待遇。有一個年銷售額達1.5億的大經銷商,來格力廠要求特殊待遇??紤]到整個經銷商隊伍的公平性,我不僅沒有讓他享受到特殊待遇,反而把他開除出格力經銷網。”
早在1994年,董明珠上任格力電器經營部部長后不久,就做出了一個超越常理的決定:跑去找總經理要財權。在任何企業,明目張膽地要權,都是一個大膽而敏感的舉動“董明珠是不是手伸得太長了!”一時間議論紛紛。
但董明珠有她的想法,在她看來,要財權是因為經營部和財務部的關系密切。經營部要求經銷商先付款后發貨,但客戶究竟在公司賬上有沒有錢,有多少錢只有財務部才清楚。無論經營部如何負責,財務部不配合,也是事倍功半。思量再三,董明珠正式向時任總經理的朱江洪提出,與經銷商的財務往來最好交給經營部管。而最終,董明珠得到了這部分權力。
董明珠把這一切稱為“斗爭哲學”,“領導的關鍵是做事的魄力、分析問題和作決策的能力。我在格力干了10多年,與市場斗,與人斗,與自己斗。要求太苛刻,太嚴厲,總會令一部分人覺得沒面子,我覺得被人說一聲‘霸道’也沒什么關系”。
“別人喜歡遮丑,我從來都是揭疤”
從不付款不發貨到“淡季返利”、“年終返利”,組建區域性銷售公司,與連鎖銷售巨頭叫板,董明珠喜歡把自己的種種變革,定義為一盤下不完的棋。而董明珠,顯然是一個強硬的棋手。
“別人喜歡遮丑,我從來都是揭疤。”在公司開會只講缺點,不講優點,是董明珠的習慣。“我對員工說,我表揚了你,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重要的是未來怎么樣。”董明珠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企業,就是要每天否定昨天的東西,推翻自己才能叫做創新。
對下屬嚴苛之外,董明珠還“六親不認”。“有些經銷商,知道我有個哥哥,就想給點好處通過我哥哥拿到貨。按照當時情況,如果給我哥哥貨,對于格力是沒有半點利益損失的,而且里子面子都會有,但我堅決沒有給,并給該經銷商進行斷貨半個月的處罰。我哥哥并不理解,覺得又不犯法,為什么不給,覺得這個妹妹太六親不認,從此幾十年來我們沒有任何來往。當你有權力時,一舉一動,都會對公司造成傷害。”
有人說,當一個女人說她的快樂只有在事業中尋找時,內心一定充滿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孤寂與蒼涼。但董明珠不這么認為,“只有生活而沒有工作,人生就沒有價值。以工作為快樂,以事業為依托,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肯定充實了個人生活。我沒有孤寂,無須慰藉,有的只是加倍努力和一往無前。”{page_break}
相關報道
董明珠管理等式:100-1=0
“動轍就講超越(格力)不要緊,但要是我也把精力耗在口水之爭里有用嗎?直接拿業績說話才是真本事。”金融危機下,格力利潤不降反升,除了營銷策略調整外,管理創新也至關重要。用董明珠的話說,就是“一張紙和一滴水的管理”,一張紙和一滴水都不能浪費。“作為一個老總,沒有什么大事做,每天就是帶著放大鏡去找小問題。找到問題就要及時解決。我就管小事,沒有大事,在細節中不讓問題發生,讓問題在小事時就解決了。”
“小事沒有了,就沒有什么大事了”
“細節決定成敗,老總是用來管小事的,小事沒有了,就沒什么大事了。空調有1000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看起來是小事,實際則是大事。”董明珠解釋自己過于“完美主義”的原因是:即使每一件都成功,但哪怕出現一件錯誤,美譽就等于零。“經過近20年的營銷生涯,我對‘100-1=0’這個等式體味更深。”
董明珠“喜歡天天帶個放大鏡找問題”,她對于一些員工在辦公室里打打鬧鬧、吃零食的行為很是不滿,擔任經營部長時特地制定了一條“不能在辦公場合吃東西”的紀律。她的理由是,“如果這個時候一個客戶走進來,看到一群正在吃東西的嘻嘻哈哈的人,他會對這個企業有信心嗎?他會放心把幾百萬上千萬的貨款交給我們嗎?”甚至有一次,董明珠說服一個中層干部不要繼續戴一顆很大的金戒指。
董明珠說,“我不同意那種老總半個月在外面打高爾夫、企業都沒問題的說法,我認為這樣的老總可以下課回家了,因為這個企業已經有優秀人才了。”
董明珠說過一句極其自信的話,“我永遠都是正確的”。“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不允許自己犯錯,因為一旦錯了,企業就有可能一下沒了,錯不起啊。我不能拿企業的生命來開玩笑!要想自己不錯,就必須在每決定事情之前要經過全盤的分析和思考。”
“是我的人走不掉,不是我的人留不下”
在格力,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從同行企業出來的,無論多能干,原則上不收留。董明珠認為,跳槽的人,在原來企業“叛逃”有很多原因,但大部分都是利益上的問題,或者說個人的利益、愿望達不到滿足。“經常有公司在我們門口挖人,但是我相信,是我的人才是走不掉的,不是我的人才也留不下。”
“企業高管都應該來自內部培養,自己培養的人才對企業有感情,員工也信服。有的企業好不容易挖來一個營銷人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飛了’,即使違規操作,企業也睜只眼閉只眼,那么這一個人就會殃及整個網絡,甚至毀掉整個銷售隊伍。”
董明珠表示,一個企業如果是靠挖墻角這種“拿來主義”來壯大的,那么這個企業是沒有希望的。“可能你眼前活得好,但是你可能不會活得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