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裝,讓“符號”飛
每一屆的中國國際時裝周都會給歷史留下點什么。從喇叭褲卷土重來,到迷你裙甚囂塵上,從“中性風”肆虐,到“無界限”穿著,中國的國際時裝周經常以一種符號化的設計語言,引導人們著裝時尚的變革,并借此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如果說今年剛剛結束一周的時裝周留下了什么,很多知名設計師覺得,最大突破就是告別了以往的“符號化”,大家崇尚用更加國際化的語言去表達簡單的設計思想,這對三到五年后中國人的著裝時尚而言,又將是一次新的變革。
劉洋:服裝首先要美
“民族性的設計現在讓很多設計走進誤區,我現在在探討民族性的時候專注一種神韻,不是把龍鳳呈祥啊什么的簡單地放在設計里,那樣太生硬、表面化,成為一種符號,而現在大家已經越來越拒絕把某種符號穿在身上了。”著名時裝設計師劉洋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這個曾經依靠設計讓雅戈爾、七匹狼、以純等眾多品牌從名不見經傳成為家喻戶曉的一線市場品牌的設計師表示,中國設計師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和設計環境都比國外要好很多,而拒絕符號化卻成為很多中國設計師需要面對的挑戰。
日本的面料企業旭化成集團在每屆中國的國際時裝周上都要投資辦一場中國頂級水平的秀,他們只在中國最頂尖的少數設計師里評選出一位,然后與之合作,推出使用其面料的最新設計。他們非常挑剔,能夠進入他們“法眼”的人少之又少。而今年劉洋能夠與旭化成合作,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拒絕了符號化,用最簡單的設計語言表達了一個復雜的命題。
劉洋說,今年他這場秀的設計靈感實際上來自于擺在他家里的很多青花瓷器。他覺得這種東方的美非常奪目。但全場的幾十套設計卻看不見一個傳統的青花瓷圖案。他用各種不同的藍色去詮釋一個“月宴”的主題,里面有一種青瓷的傲骨,那種韻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大家看起來非常國際化,但仔細品味,能辨別出來,這是東方的設計,是中國的東西。很大氣,又很含蓄。在拒絕了符號化的東西后,這些設計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日本前些年涌現出了一批偉大的設計師,他們沒有使用過多的日本符號,卻贏得了國際認可。但很多精神上的東西又有鮮明的日本痕跡,這讓西方時尚界為之傾倒,包括LV等國際大牌都成為日本設計的擁躉。他們不是靠日本符號,而是靠一種神韻。”劉洋說,中國越來越多的青年設計師開始覺醒,意識到這些東西。
劉小飛:以服裝的形式回歸本源
“從藝術的角度講,色彩由光給予,給予雅致的面料、細膩的肌理一種新的感覺,是講求高雅的時尚。科技更加智能,卻只為創造更加簡單樸實的生活;簡化煩瑣的工作,融入家庭、融入自然,享受生活的本身。在科技的魔力下世界變化太快,新的倫理關系、新的親情關系,以及新的生活態度正在重建。所有矛盾在寬容的心態下都能和諧共存,藝術與時尚的融合亦是如此。”羅蒙品牌首席設計師劉小飛在接受專訪時這樣分析。
在面對“如何讓大眾化的男裝品牌煥發時尚的光彩”這一問題時,劉小飛給出的答案是做“服裝藝術家”。“從服裝品牌上看,老套的文化和面孔,一成不變的品牌觀念和品牌戰略,使老品牌男裝曾經賴以自豪的品牌優勢已經消逝殆盡。羅蒙必須在更時尚、更個性、更引領潮流的方向上一步一步前進。輕夾克、浪漫都市、發現之旅、多彩襯衫以及飾品的個性化搭配,都為追崇時尚的羅蒙男士塑造出獨具魅力、帶有個人強烈風格的個性形象。但這些都不是簡單的符號化的設計語言。現在大服裝品牌間的競爭沒有那么簡單。不是靠幾個單一的符號就能獲得市場的認可,這是一個復雜的課題。”
劉小飛說,羅蒙作為早期服裝品牌的代表之一,已經能夠提前認識到品牌創新以及轉型的必要性,并且在上一季產品中已經完成了初步的轉型。實現了企業提出的“時尚化、年輕化”。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男裝一步步發展的歷史,也是品牌文化的發展歷史。服裝從賣“保暖、御寒”到賣“裝飾”,最后到賣“品位和文化”,都體現出了品牌文化的優越性。一個品牌男裝的好處在于,穩固的消費群和較高的利潤空間能夠使這一企業抓住巨大的市場機會和享受超值的資本積累。
從著裝趨勢而言,正裝休閑化的潮流是大勢所趨。“有錢沒錢,一身休閑”、“十個男人,九個休閑”這樣的著裝習慣深入人心。在詮釋這些理念時,劉小飛說,越來越多的“散漫”人士成了這股時尚浪潮的堅定支持者。休閑化的正裝不僅適合上班穿著,同時也是參加約會、晚宴的得體服飾。如今,國內生產這種休閑化正裝的企業已經比較成熟,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品牌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在創新、差異化和品牌轉型的基礎之上,必須要突出無可復制的品牌文化。
同時,劉小飛對服裝設計“忘本”地追求藝術化感到擔憂,為那些因為追求視覺效果和“噱頭”放棄了服裝實穿和舒適本質的設計師擔憂。“很多符號在限制人們的行動,或許要等到某一天,地球的臭氧層消失了,人們才會重新審視服飾對于我們的根本和實際意義——先要具備遮蔽、讓我們不被外界環境傷害的基本功能、然后才輪得到好不好看。”
李志龍:我不用符號“驚艷”
在本屆國際時裝周的40多場秀里,有一場讓業內人士大呼驚艷。李志龍和他的“DGVI”演繹了一場曼哈頓上東區的名媛聚會。整場秀非常國際化,6位常年在巴黎、米蘭等時裝周走臺的國際名模、來自意大利的現場導演和服裝搭配師,以及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各國大使和大使夫人,讓這場秀非常國際化。
但這個中國品牌卻沒有用一個美國或者中國的符號去打動觀眾。李志龍用整體的層次感和極度豐富的細節,創造出下一季擁有鮮明性格與態度的大都會女性形象。這位設計師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我不想用什么符號去驚艷,現在表達某種服裝設計理念是一個系統工程,有時又是非常簡單的真情流露,不需要生搬硬套一些墨守成規的東西。”
李志龍說,他服務的“DGVI”品牌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國品牌,在國內80家店面有著不錯的銷售業績,但他們的目標一定是米蘭、佛羅倫薩和巴黎,目前貿工局已經在審批他們走出國門的申請,然后他們會把旗艦店開在米蘭的名牌一條街,里面會是鮮明的國際風格,但店門口一定會是鮮明的中國國旗。而直到那個時候,他們才會在米蘭和巴黎的時裝周上開自己的秀。
“從國內的設計風格變化也可以看出,今年獲得金頂獎的時裝設計師有著簡潔、實用的設計語言,同時也很國際化。這說明無論是設計師,還是評審者,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繁瑣的設計符號已經過時,未來中國的著裝時尚,將進一步告別符號化,連國際設計師泰斗加利亞諾設計的東西都簡約了很多,實用了很多。而可以想見的是,中國在世界著裝潮流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引領作用。”李志龍堅信,這些東西很快都會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