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布局,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關于順豐要開“嘿客”(業界傳為“嘿店”)的做法,很早前就傳出風聲,對于具體運作模式,順豐相關人士也三緘其口,不作過多透露,這也給“嘿客”模式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因此“嘿客”一開業,便有眾多業內人士和粉絲消費者前去觀摩。
據稱,順豐的“嘿客”像實體店一樣設有門面,但店里卻看不到傳統的貨架,取而代之的是貼在墻上、玻璃上的近百款商品照片,包括電器、手表、食品、衣物、水果等,還分為服務區、填單區、試衣試鞋區等。顧客可以通過每個商品下面的二維碼進行掃描下單,也可以通過店內的平板智能終端機上進入順豐優選,在線上挑選里面的全部商品。
“嘿客”兼備了線上、線下的功能,門店從車(機)票購取、電話充值、水電繳費到現場網購各類商品、收發信件物品等社區服務幾乎無所不包。而且,“嘿客”直接省去了中間的流通環節,與供應商提供的售價一致。據工作人員表示,相比傳統的社區便利店,“嘿客”便民功能更強,和網絡電商相比,“嘿客”的服務看得見、摸得著。
有媒體對這類店進行了簡單的監測,結論是叫好不叫座。從單店的營收和成本估算,“嘿客”現在肯定是賠錢賺吆喝。也有人不是特別看好“嘿客”的模式,認為其過于超前,或者其雖然比線下和線上都有優勢,但同時也都有劣勢,并不是絕對靠譜。
這個案例令我想起了網絡上流傳的一句“名言”:××行業就是燒錢,而這個××可以套到很多個行業之中。換句話說,“嘿店”這種模式雖然前途未卜,但僅憑現在的情況誰也不能輕易將其否定。
O2O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但這個領域的江山格局遠未敲定。線下的企業想逆襲線上,“嘿店”就是典型案例。線上的電商也想落地生根,代表者是剛剛融了一大筆錢的京東。就在不久前,京東宣布與全國上萬家社會門店合作,將這些門店納入到京東物流配送體系之下,還可以承擔京東商品的最后一公里送貨及存貨職能。
順豐向左,京東向右,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兩類企業在O2O這個交會處短兵相接,原因很簡單:為了長久地生存下去,打通線上線下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短期來看,“嘿店”一定會活得艱難,而京東的便利店也未必好得到哪里去,但互聯網時代的游戲規則從來是以客戶作為核心資源,有了客戶才可能有后面的一切。誰能在同等的情況下抓到更多的客戶,誰能更為持久地堅持下去,誰就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同樣的情況未來會發生在銀行網點、運營商營業廳等一切有足夠網點資源又打算以O2O方式在互聯時代生存的公司身上,但究竟鹿死誰手,現在下結論還遠遠太早。子彈剛剛出膛,可能還會飛很久很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