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要注重客戶的心理感受
營銷不僅僅是賣東西,還賣交情、賣理解、賣服務。設想一下,如果你在面對客戶時“直鉤鉤”地盯著人家,“火辣辣”地希望同對方簽下合同,換了你自己當消費者也是不會舒服的。
所以說必須要跳出營銷這個圈子來做營銷。營銷人員還應該懂得營銷產品只是我們為了完成這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而已。只有想辦法讓你的產品符合消費者內心的要求,你的產品才能銷售出去,因此必須注意分析和研究顧客的心理。
也就是說在產品自身的有形價值之外,還要能發掘出其無形的、心理學上的價值。如果能夠找到這種隱藏價值并將它們運用到營銷實踐中去,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為什么種植花草對于上了歲數的人特別有吸引力,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超過了生育年齡之后,為了以某種方式繼續延續自己的創造性,他們會把精力付諸種植上面,將培育花草視為一種“生殖”活動。
對于家庭主婦來說,他們甚至會把制作糕點也當成了類似的行為,假如方便食品公司把一切都配制好了,只需將產品拿回家熱一熱就行了,反而不會受到主婦的青睞,因為她們覺得自己的“創造性”能力又被剝奪了。這個時候,精明的商人會故意遺留下一些項目或配料不去做,讓主人回到家里自己去發揮。
雖然明知不可能,但人的內心里還是渴望能夠永恒,這是人之常情。在保險產品方面,當被問及為什么買保險時,客戶經常會說萬一遇到不測時可以保護自己真愛的人們,但專家指出這只是一層理由,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他們覺得在自己“光榮”之后仍然能夠對這個家庭產生影響和控制。
根據這樣的分析,保險公司在做人壽保險廣告時,畫面就不應該只是渲染家庭成員幸存者的生活如何美滿,而是要設法讓投保者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他(她)的身后是不孤獨的,自己仍然在保護家庭,在給家庭提供福利。
今天的營銷必須跳出單一推銷的格局,也就是說要做復合型營銷,必須考慮到市場環境、企業環境、營銷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消費者的心理要求。只有把這些脈搏都號準了,我們的工作做起來才可能順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