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UNIQLO的競爭優勢
UNIQLO的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面料:這和優衣庫的歷史有關系,當年火遍全日本并且至今仍然每年秋冬都會推出新款的抓絨外套讓優衣庫嘗到了因為面料而帶來的甜頭,自此優衣庫在面料的使用和研發上不斷創新,比如內蒙古的一個羊毛牧場專門飼養給優衣庫提供面料的羊,以及輕薄的Heattech系列保暖內衣,均是優衣庫對于優質面料不斷追求的產物。
2.服務:對UNIQLO店員的基本要求是,對所有在你身邊經過的顧客全要問好。單這一點對顧客打招呼的要求就不是別的品牌所能比的。別的服務大家也都能體會得到。
3.細節:和無印良品一樣,店鋪的細節要求到極致,所有衣服疊放的方式均是十分講究,比如可以使顧客很容易就看到褲腿寬窄的疊法。
作者另外提到的一個細節是鏡子。在國內,UNIQLO的鏡子照出來的效果和GAP,H&M以及ZARA完全不同。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鏡子的擺放,另一部分是因為燈光。因為黃種人輪廓,尤其是臉部輪廓不深,相比于歐美人更加“平”,因此其實黃種人并不適合燈光直接從上面打下來的照出來的效果,那樣會將臉部輪廓的缺陷通過陰影完全展現出來,然而輪廓較深的歐美人則可以展現出立體的骨骼輪廓。因此,在照鏡子的時候燈光從前面或者后面斜照下來更適用于黃種人。同時燈光的選擇也恰到好處,不黃,不刺眼,光線柔和,可以烘托甚至美化出膚質。
4.工藝:筆者曾認真觀察了優衣庫的襯衣工藝,胸前袋的縫紉針跡倒三角完全是西服的工藝要求,這個細節都被要求了,其他方面則更不容置疑。
5.UT:T恤本來就是傳達文化和藝術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UT這個系列是和藝術家的合作,講藝術的圖案直接展現在T恤上,還原T恤原本的作用,并且將便宜的產品賣出了一絲藝術品的味道。
相關鏈接:
可以說,ZARA就是“快時尚”的定義者,看以下幾個數據:
1.ZARA總部倉庫里的所有衣服不會停留超過3天,店鋪每周會向總部下單2次以補充產品,存貨周轉率比其他品牌高3-4倍。
2.平均每季只有15%的衣服需要打折出售,其他品牌則為50%。
3.顧客平均一年去ZARA17次,其他品牌只有4次。
4.ZARA超級大的物流倉庫(是amazon的9倍),倉庫門口都會有無數的貨車每天2次將產品運輸到歐洲其他地區或者機場。
5.單就設計而言,平均20分鐘設計出一件衣服,每年可以設計出2萬5千件以上的新款,是H&M的4-6倍。
同時,作者也總結了ZARA模式的一些弊端:
1.掌控全部流程的模式同時也增加了運營風險。
2.無法整合各國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
3.直營模式,難以快速擴張。
4.由于“快”,因此帶來了抄襲問題。
總結而言,ZARA打造的是基于顧客需求的“快速反應”商業模式,目前仍處于穩定發展期,尚無敵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