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牟利的“洋產地”
張家港日前對某企業出口歐盟的一批服裝進行檢查時發現,這批產品明明產地在國內,但其塑料包裝上卻寫著“韓國制造”。據悉,近期這種將“中國制造”的產品產地改作他國的情況在省內屢被查出。
“中國制造”物美價廉,但在國際上成為一線品牌的產品卻比較少。少數外商想用中國制造的產品賣出高價,就在產地上做起了文章,比如將國內生產的皮鞋改成產自意大利,某些國產鐘表的產地搖身一變成了瑞士的,而這小小改動往往能使利潤翻倍。同樣是某品牌的鐘表,即便是同一款式,產自日本的就比國內生產的批發價格高出一半。
省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產品上標著“洋產地”,易被誤認為最終產品的產地。像這種情況一旦被查出來,在到達出口國時會因為產地證明問題被海關退證查詢,企業有可能蒙受損失。其實,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目前已可享受39個國家給予的普惠制待遇;同時,我國已與東盟、巴基斯坦、智利、新加坡、新西蘭、秘魯等國家和地區訂有自由貿易協定,可以享受區域關稅優惠。而如果將本國生產的產品標注為他國,則享受不到應有的優惠政策。
原產地標記是國際進口國規定,依法使用原產地標記,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外,我省對產地證注冊企業實行入廠調查,同時加大簽證調查力度,對各地檢驗檢疫機構要求出具的產地證異地調查結果單的出口產品,批批實施現場調查,對服裝等商品還要求企業提供封樣,核查原產地標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