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詐騙共性和防范技巧
1、“詐騙
有位網友做生意,可謂小心至極,從來都是款到發貨的,可這回載了!他拿著傳真過來的銀行電匯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這也可騙人的!嗨,不要以為有了銀行匯單的傳真件就穩妥了,其實這也是種騙術之一。據說騙子往往是這樣操作的:
第一步:要求銀行給他一份電匯單;
第二步:他寫好后交給銀行;
第三步:他按照單子上的金額交給銀行工作人員;
第四步:等銀行工作人員蓋好章,把電匯底單交給他(這一步很陰險的,為他行騙埋下伏筆);第五步:騙子離開銀行后立馬返身要求索回原款,稱帳號填錯了或什么借口等,說是要回去核實了再來匯付,銀行工作人員在一般情況下是馬上同意終止這筆交易的;
然后他在一邊張冠李戴地說著些什么,以分散工作人員的注意力,乘機把這聯匯單拿到手,裝模作樣的當著工作人員的面把預留的另一張紙作廢給撕了,工作人員也就不好說些什么了。就這樣騙子以障眼法留下的另一聯就可蒙騙得手了。
2、“網上銀行”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極易混淆的網站地址蒙騙客戶。對于網上銀行注冊客戶來說,誤登假的銀行網站。把他的銀行支付帳號密碼泄露,或者是假冒銀行的客戶服務熱線電話,發送手機短信,套取帳號密碼!{page_break}
3、開設空頭賬戶套取錢財
現年27歲的被告人金瑜系臺州市人,曾以開車為業,后因賭博輸了上百萬元。斷了瀟灑生活的財源后,咨詢了電話銀行轉賬操作規程的金瑜萌生了利用電話銀行騙取錢財的念頭。
2005年6月12日、13日,金瑜在椒江建設銀行一營業部開立了戶名為金瑜的兩個賬戶,并申請了電話銀行轉賬功能。爾后,金瑜以向他人借款存級數以便向銀行貸款買車跑運輸為名,經阮華東、陳炳華、黃強介紹并約定,由出借人周飛勇存款100萬元到金瑜的建設銀行賬戶,時間為5天,利息6000元人民幣,而金瑜在5天后歸還該錢,金瑜本人的身份證、建設銀行存折及其中一張儲蓄卡交由周飛勇保管。周飛勇于同月20日下午將100萬元人民幣存入到金瑜的賬戶內,并更改了該卡的密碼,以防金瑜取走此款。 利用電話轉賬100萬
金瑜得知周飛勇將錢存入后,立即通過撥打電話銀行號碼的方式,分4筆將交出的卡賬戶里的100萬元人民幣轉賬到另一張卡的賬戶里,并于當日下午4時許取出了此100萬元。次日中午1時許,周飛勇經過查詢發現儲蓄卡內的100萬元已“失蹤”,急忙與阮華東等人一起找金瑜,但幾經努力都未果。
同年9月21日,金瑜在江西省資溪縣汽車站被公安機關抓獲,但其騙取的100萬元巨款已全部揮霍,無法追回。 銀行電話轉賬存在漏洞
而此案的發生則暴露出電話銀行業務存在的安全漏洞。檢察機關解釋說,本案中,周飛勇對外借百萬巨款可謂有很強的防備之心,也采取了一些防備措施(如保管金瑜的身份證、存折、儲蓄卡,更改金瑜儲蓄卡的密碼),可仍然被騙去巨款。究其原因,主要是金瑜利用了電話銀行“本人儲蓄賬戶資金互轉”不需要提供資金轉出賬戶密碼這個漏洞,使得周飛勇保管金瑜的身份證、存折、儲蓄卡及更改金瑜儲蓄卡密碼之舉純屬徒勞。
當周飛勇將100萬元存入金瑜開設的一個銀行賬戶后,金瑜可通過撥打電話銀行號碼,只用電話銀行簽約密碼就輕易地將此款轉到自己的另一個銀行賬戶,再從轉入賬戶中取款。為此,檢察機關建議金融部門盡快完善“本人儲蓄賬戶資金互轉”這一電話銀行功能的操作規程,如可設置“輸入轉出賬戶密碼”這一程序,以防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利用銀行時間差、相關規則詐騙的共性:
1、利用你做生意心切,制造緊迫感,慌亂之中上了當。
2、對產品價格和交貨條件沒什么要求,而且往往訂貨量很大,讓你沖混了頭腦,放松警惕!
3、騙子往往利用你對銀行支付流程不熟悉,混淆視聽,上當連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