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當前面臨的處境分析
退訂單勞動力斷檔前景不明——外貿企業當前面臨處境分析
處境艱難、生意難做、生死考驗……這些灰色的詞語與全球向上的經濟形勢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此間舉行的第108屆廣交會上,企業家們對形勢的判斷驚人的一致。
由于工人工資、原材料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企業訂單雖然增加但是利潤下降,或是無人來做,一些企業甚至出現了“退訂單”的情況。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眾多企業負責人表示,未來將謹慎接單,沒有利潤的寧愿不做,行業洗牌在加劇,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將更快突圍。
“退訂單”折射企業“內外交困”
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民強說,今年的外貿形勢總體來說是經濟形勢好轉,像2008年那樣的蕭條不再出現,生意是樂觀的,訂單增加了。但前景是不確定的,其中兩大因素影響巨大:一是人民幣升值,這是個琢磨不定的事情,第一波升值用了三四年的時間,人民幣升值了20%,未來幾年是動蕩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盡頭。報價的時候很難,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到底是6.65還是6.4,還是5.5,沒有人能夠確定。
二是用工問題矛盾突出,近年來首次出現“退訂單”現象。2010年前9個月,客戶下給企業的訂單增加了50%左右,但是招不到工人,尤其是缺乏熟練工人,招到的工人也越來越不熟練。企業因為招工不足推掉了約20%的訂單。今年是退訂單的一年,這是歷史上罕見的。現在企業有3000名工人,缺口在20%-50%之間波動。
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同時,原材料價格的攀升也讓外貿企業嘗到了苦頭,尤其是紡織服裝行業。“去年棉價還是每噸1.6萬元,今年已經漲到2.4萬元。現在棉花一天一個價,產品價格遠遠趕不上原材料漲價幅度,出口已基本無利可圖。”不少紡織企業面對脫韁的棉價一籌莫展,由于棉價變化快,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增長,利潤微薄的紡織企業更是不敢輕易接單。
廣東省絲綢集團董事長蔡高聲說,今年原材料漲價,尤其是棉價都漲瘋了。與外商談價格要確保有利潤,沒有利潤的寧愿不做。在三期的廣交會已經拒絕了這樣的訂單。本屆廣交會的成交量不容樂觀,估計低于今年春交會。
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劉建軍介紹,廣交會二期三期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廣交會二期到會采購商5.8萬人,成交86.2億美元,分別比第107屆同期(下同)增長0.4%、1.9%,增速分別下降了1.2和0.2個百分點。企業接單謹慎,3個月以內的短單數量增多,占52.1%;非生活必需品成交減少,如玩具下降了7.7%。
“勞動力斷檔”制造業發展面臨諸多障礙
眾多企業負責人認為,面對成本壓力的倒逼,企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出口價格,但是企業的利潤并沒有隨提價而提高。加上新一代民工在“逃離”制造業,制造業工人在收入分配中受到的關注不夠,未來幾年,制造業發展將面臨嚴峻考驗,行業洗牌無疑會加劇。
蔡民強說,綜合因素的重壓下,我們在痛苦中煎熬。成本在大踏步增加,平均工資上漲了20%,原材料上漲10%,但是報價只是略有提高,遠遠趕不上成本增加的幅度。
深圳市燕加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杜飛說,雖然今年產品成本提高了七八個點,但是為了保住市場,產品價格只提高了3%,成本差距通過內部挖潛來彌補,但現實依然是殘酷的,出口利潤是越來越薄。
江蘇開元(600981)國際集團業務二部耿宇說,我們現在報價也很困難,也不知道怎樣報價,價格報高了,客人沒辦法接受,影響訂單,影響出口額,價格報低了,我們的利潤太低,沒有辦法獲得相應的利潤。如果說棉花漲價,企業可以通過一些產業升級等手段進行消化,那么人民幣匯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更是讓這些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雪上加霜。紡織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僅僅在3%-5%,單憑人民幣升值這一項,很多企業都將處在破產的邊緣。
除了各種各樣的成本壓力外,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未來發展面臨新的障礙——勞動力斷檔的威脅。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玩具分會秘書長薛萌說,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勞動力緊缺對企業造成極大壓力。此前玩具企業工人的工資是每個月1200元左右,現在很多已經上升到1800元,有的甚至更高,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有更多職業選擇,很多人不愿意再從事玩具生產,導致玩具產業勞動力嚴重不足。
“現在浙江一帶的工人都是三四十歲的阿姨,基本沒有年輕人。令人憂心的是,上一代工人退休后,新一代工人不愿意從事制造業,玩具行業盡管市場需求巨大,但可能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薛萌說。
蔡民強認為,制造業“缺人問津”其實不僅僅是制造業本身的問題。國家把太多的資源放在了壟斷企業上,他們的工資以及公務員的工資漲得快,制造企業的工資雖然在漲,但是兩者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拉大。這些收入分配層面帶來的問題集中反映在制造業上,大家都不愿意做制造業了。但是,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石,這對國家經濟的沖擊是致命的。
洗牌加劇創新和管理是關鍵
“今年訂單情況有所增加,但沒有工人做,利潤越來越薄。對于未來我們不能說沒信心,但企業的確是越來越艱難,現在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廣東省絲綢集團董事長蔡高聲的話代表了眾多外貿企業家的心聲。
薛萌說,“許多企業反映,現在的困難將是對行業的一次大洗牌,企業也在彼此的競爭中優勝劣汰。我相信企業只要注重設計研發、提高產品質量、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玩具行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畢竟玩具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的。”
現在不少玩具企業在艱難維持,但也有相當一批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創立自己的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等方式走出新的路子。此外,玩具行業出口還遇到了更多技術壁壘,如美國對鉛含量、歐盟對玩具中的化學物質含量的要求都更加苛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倒逼著企業提高技術水平,與國際高標準接軌,薛萌說。
蔡民強認為,“在嚴峻的挑戰中,行業洗牌將加劇,中小企業可能被洗得多一些,但是大企業不小心也會被洗掉。在同樣的外部環境下,看誰的本領過硬,看誰的創新能力強,看誰的管理能力強。服裝行業不是高科技行業,關鍵看創新和管理。多品種、小批量是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誰的創新能力強,誰就占據主動。”
蔡高聲建議,廣交會三期的時間段不是很好,因為已經臨近圣誕,今年的“圣誕訂單”已經趕不及了,如果能提前一些參展,估計還能接到不少訂單。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從大方向來說,外貿企業眼睛向內是不可阻擋的趨勢,2009年廣東絲綢集團外銷下降9%,但內銷增加18%。不過外貿企業轉內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