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管理的差異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管理。早期人類個體活動和共同活動的開始就是管理活動,而且這種管理活動貫穿著人類活動的始終。所以,“管理”這個名詞不是陌生的概念,而是由于人們平時沒有注意,沒有在大腦中形成固定的概念。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還是哪個人,都始終進行著管理,只是管理對象不同而已。但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目前中西方的管理存在觀念的差異。
在農業時代,中國曾出現文景之治、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很多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社會穩定的時代,這說明中國懂管理、會管理、能管好。管理國家、管理企業與管理家庭都是一個道理,由此推之我們也能夠管理好現代企業。為什么現在西方能管好企業我們反而管理不好了呢?歸根結底在于管理觀念的差異,中西方管理最大的差異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的管理中經常出現“大概”、“差不多”、“還行”等詞,缺乏精細化的標準,導致執行不徹底。比方說,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怕孩子累,就告訴他作業差不多完成了休息會兒再做吧。在管理中,問工作完成得怎樣,回答說說差不多了。原因之一是沒有制定完成工作的嚴格標準,原因之二是由于人情味同情心,沒有按標準做的習慣,即使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也可以明天補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粗放型的管理觀念,這是中國管理與西方管理的第一個主要差異。
另一方面,即使制定了標準,執行幾天高漲的熱情低沉了,遇到點阻力就不再堅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時效性就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而西方管理追求制定精細化管理的差異,西方管理在這方面優于中國管理,但西方管理缺少人情味,這是中國管理與西方管理的第二個主要差異。
除了企業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原理都是一樣的,無非是西方管理中的決策、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這些內容在遠古時候就在應用,在我國古代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現代我們沒有很好地應用。這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人家拿去用了,我們自己沒有很好地利用導致了落后。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企業只要能采用我國古代三大思維模型中的類比思維,就能解決管理水平難提高的問題;只要我們把管理精細化,執行標準化,就可以改善管理觀念適應時代要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