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如何把握批評員工的尺度
說起批評,可以誰都不陌生,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既批評過別人,也被別人批評過。尤其是在企業里,由于員工的過失,或者員工的不盡職等情況下,被領導批評應該來說是家常便飯,我們可以常常見到一些領導在會議上批評員工。領導從來就沒有站在員工的角度來感受被批評的滋味,你想在有第三者在場時,批評員工會令被批評者顏面盡失,也會令第三者感到尷尬,第三者就會想下一個對象會不會就是我?無形之中員工的心理就會留下一種對領導者的心理恐慌,有一種危機感,這也許不是領導者故意為之,可能是一種習慣,但是,這種習慣要不得,它會損害領導者在員工心目中個人形象,對個人的領導魅力會大打折扣,對領導的向心力就會減弱,企業也就不會有很好的業績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我也聽到很多領導說,表揚起來容易,批評起來可就難了。的確,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企業的許多員工由于領導的批評,感到無論是自尊心方面,還是其它方面。都會無所適從。批評容易導致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出現裂痕,也會是下級對上級安排的工作呈現出消極應對反應。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領導者本身引起的,因為,領導者不懂得如何批評員工也沒有掌握批評員工的藝術。可能有的領導者會說,批評員工是我的自由,我的個性就是如此我也沒有必要為了誰而改變,我想怎樣就怎樣。你不做有人來做,這么大的中國有的就是人。正是由于這種心理在作崇,才是許多企業的領導(也包括基層管理者)對員工進行不恰當、不適事宜的批評。
領導該怎樣指導員工呢?
批評前弄清事實
弄清事實是正確批評的基礎。有些管理者一時激動就不分青紅皂白對下屬進行批評,而忽略了對客觀事件本身進行全方位的調查。
考慮妥當的批評方式
批評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就需要管理者根據具體的當事人和事件進行選擇。比如,性格內向的人對別人的評價非常敏感,可以采用以鼓勵為主、委婉的批評方式;對于生性固執或自我感覺良好的員工,可以直白地告訴他犯了什么錯誤,以期對他有所警醒。另外,對于嚴重的錯誤,要采取正式的、公開的批評方式;對于輕微的錯誤,則可以私下里點到為止。
批評時問清下屬犯錯原因
雖然管理者可能自認為已經清楚地了解了事件的客觀真相,但在批評時還是要認真地傾聽下屬對事件的解釋。這樣做有助于管理者了解下屬是否已經清楚了自己的錯誤,也有利于管理者進行進一步的批評。有意思的是,下屬往往會告訴管理者一些管理者可能并不清楚的真相。如果管理者沒有辦法證實這些問題,則應立即結束批評,再做進一步的調查了解。
不要大發脾氣
有可能下屬所犯的錯誤令管理者非常生氣,但管理者千萬不要在批評時大發脾氣。這樣做的后果是管理者會在下屬面前失去自己的威信,并且給下屬造成對他有成見的感覺。
盡量對事不對人
雖說事情都是人做的,但在批評下屬時,還是要盡量對事不對人。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讓下屬認為你對他有成見。“對事不對人”不僅容易使下屬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問題,讓下屬心服口服;它的重要意義還在于這樣可以在部門內部形成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下屬不會產生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溜須拍馬的想法。
不要威脅下屬
威脅下屬容易讓下屬產生“仗勢欺人”的感覺,同時難免會造成管理者與下屬的對立。這種對立會極大地損傷部門內部的團結和合作。如果下屬感覺到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受到了侮辱,很難想象他能再全心全意地為公司工作。
在下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管理者應該盡快結束批評。過多的批評會讓下屬感到厭煩。另外,管理者不應該經常將下屬的某個錯誤掛在嘴邊上,喋喋不休地反復嘮叨。
如果在批評時,下屬有抵觸情緒,在批評后的幾天之內,管理者應該找下屬再談談心,消除下屬可能產生的誤解;如果批評后,下屬還沒有改正錯誤,要認真地分析他繼續犯錯的原因,而不應盲目地再次批評。
實際上,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大多數的錯誤不是由下屬主觀引起的,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當管理者在批評下屬時,也要認真地反省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一味地批評別人,而不反省自己的錯誤,也是許多管理者的通病。
另外,一些做高層領導的面對下屬經常會說出各種各樣的蠢話,有些是空話型的蠢話,有些是套話型的蠢話,有些是廢話型的蠢話,有些是無知型的蠢話,有些是弄巧成拙型的蠢話,林林總總難以枚舉,有些蠢話一說出口就意識到了,而有些蠢話不但說時意識不到,甚至在長期的工作中全然不覺得自己經常在說蠢話,這就要命了,對企業的危害可能是深重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