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營銷不能想當然
李三通過企業內部公開招聘,從一個多年生產一線人員競聘到市場營銷崗位。經過三個月的市場營銷學習培訓,李三被安排到某省區的工作,具體負責該省區產品銷售。
來到省區三個月時間,李三接到一項工作,那就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到省區來,陪同接待。筆者有幸來到該省區,并全程感受。
與企業負責人一同前來還有其他六位企業高管,不過,都與此次沒有業務關系。
按慣例,企業負責人回去,當地區域營銷負責人都會買一些當地土特產。此次也不例外,就安排李三把先采購好的兩箱共八盒鴨蛋,兩箱共六合粽子,六盒當地鴨子。
在走的那天晚上,企業負責人邀請其他企業高管吃飯。為了避免讓別人有想法,區域負責人安排李三之前就把禮品送至機場,同時要求李三在他們吃完飯之前,就把酒店房間里的東西運出來,并與其一起先到機場,把禮品托運走,避免其他企業高管有想法。
酒飯八巡,時間快到八點的時候,區域負責人就到大堂,計劃前往飛機場,可發現房間并沒有收拾好。于是趕緊喊李三收拾。等收拾到總臺結帳,發現該五星級酒店發票打印機壞了。交涉一陣之后,企業負責人與企業高管已吃完飯走到大堂了。
區域負責人就趕緊決定,等過天來補發票了,于是匆匆出發。在往機場路上,區域負責人就問李三:“兩箱鴨蛋盒粽子有沒有用包裝帶扎好?”
李三回答:“沒扎。可我把兩箱鴨蛋拆了。”
此時,區域負責人實在想發火了,壓著話說:“怎么會拆呢?之前要你到機場先存放,就是為了托運。你想想,機場怎么托運?如果沒有包裝好,怎么托運?你還把箱子拆開,變成一盒一盒?”
于是,區域負責人說開了:“你看,我們做營銷的,就是靠主動能動性。很多時候都需要考慮在前,把事情做在前面。而不是被動的做事。不能每樣事情我都需要告訴你們,我也不可能都能告訴。”
李三不冷不熱地說一句:“我覺得你應該告訴我不能拆開。”
李三心理想,我以為是送給每個人,自然沒人一份。
區域負責人更生氣了:“我怎么可能樣樣都交待呢?營銷工作需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算了,等到機場我們再打包了。”
一路上,大家都保持沉默。{page_break}
到了機場,趕緊打包。遺憾的是,在打包的過程中,企業負責人及其他企業高管也來了,大家都看在眼底。
回到當地,企業負責人把禮品全部打開,分給其它企業高管,自然,有些就不夠了。本來送給企業負責人的,結果該送的人最后沒有。
假如區域營銷負責人知道最終結果,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這是一個典型的營銷人員工作案例。
營銷人員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公關,其中請客吃飯送禮是少不了。
如何搞好接待是一個難題。尤其送禮,更是一門學問。
為什么李三對營銷工作主觀能動性不強呢?除了長期在生產車間工作習慣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那是個人個性。
其次,對于這樣的事情,下一次同樣發生,李三是否也是把盒子裝起來。如果是這樣,可能又犯錯誤了。因為也許是,也許不是。情況不同,方法又不同了。
第三,對于李三而言,在房子結帳之前,一定要把這些工作先做到位。而不是等著通知。其實,很多工作都需要以終為始,不斷分解工作內容,不斷設想不同情況出現。尤其情況不明的工作,一般要先做在前,總比做在后好。如果實在不確定,請拿起你的電話,與你的上級溝通。
第四,當自己覺得把裝起來的鴨蛋拆了時候,是否想到你這個決策是否有問題。當自己覺得應該這么做了,請拿起電話咨詢你的主管,或者以前有經驗前輩,請教他們如何處理比較妥當。想當然是很多人工作容易出現問題的根本所在,但又有多少人意識到自己都在想當然呢?其實,這些潛意識的行為,尤其自己不太熟悉新的環境情況,千萬不要想當然。比如,在杜拉拉升職記電視連續劇所演播中,杜拉拉一次到機場接專家,忽然這位專家身體不舒服,就把他送到醫院醫治。結果導致上級主管負責的新品發布會無法進行。原因就是杜拉拉想當然認為,專家的身體健康高于一切。問題不在于其處理方式,關鍵在于沒有及時向她的上級說明情況,導致后面達到無法處理的被動局面。
第五,作為新人,進入一個新環境,學習的東西很多。同樣,團隊要磨合、沖突這樣階段,重要工作就是及時溝通。你的想法很好,但不一定與團隊文化一致。溝通是解決不一致的重要途徑。
第六,了解你上司做事風格,是很多新人或到新部門的人需要加以學習的地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