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調處“快”字當先 破“信訪不信法”怪圈
歲末年初,高發的勞資糾紛再次逼近基層政府。
廣州市白云區開設春節前勞資糾紛綠色通道,為有爭議的勞動者積極仲裁調處。2013年11月—12月,白云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處理62宗拖欠農民工案件,截至今年1月10日,該仲裁院又馬不停蹄立案10宗勞資糾紛案件……一宗緊接一宗的案件考驗著基層政府的處理能力。
在廣州市白云區,勞資糾紛與產業形態的聯系明顯,物流、皮具、家具、工程建設等領域欠薪歷來多發。這些行業正成為白云區人社局重點監察的對象,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也在這些領域大力展開。
目前,大量勞資糾紛案件倒逼著政府在處理糾紛中要有所作為。白云區人社局局長張強認為,政府應該站在勞資糾紛案件“最前線”,讓服務貼著更近,調處更加快速,才能使政府成為勞資雙方溝通的橋梁,才能為受害一方提供最大利益。
現狀綠色通道為勞資受害方保駕護航
今年1月份,白云區某展柜廠的82名工人拿到共被拖欠的90多萬元工資,員工代表黃先生對白云區人社局的快速表示感謝。
黃先生所在的這家工廠工資支付極不規范,廠家多年來經營不善,其與員工約定,工廠不定時向工人轉賬部分工資,工人沒有錢時可以借支現金,工人離職時結算余額數,并承諾付款日期,但到期也未能兌現。這成為82名工人向仲裁院申請仲裁的導火索。
白云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院長趙淑吟告訴記者,案件在開庭一天后便作出裁決,該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亦多次出面協調,最終這些工人拿到了滿意的工資。
記者了解到,黃先生等82名工人之所以能夠快速取得滿意結果,與白云區開通勞資糾紛處理綠色通道有著密切關系。
這樣的案例在歲末年初屢見不鮮。新春節各地壓積勞資案件爆發成為具有國情特色的年關景象。
最近,白云區仲裁院還受理了一宗10人申請勞動仲裁案件,申請者王先生等人請求某建筑公司支付拖欠工資67萬多元,而且受害者還透露次日要坐火車回家過年。如此突發的案件如果啟動司法程序,勞動者只能失望而歸,調解成為最可能的途徑。
趙淑吟告訴記者,當晚仲裁院積極進行調解,建筑公司當晚同意先支付每人2000元工資,對其余工資達成調解協議。當晚,仲裁院全體人員加班加點,到了晚上10點制作出仲裁調解書送達給雙方。
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上旬,通過綠色通道解決的勞資案件已經多達82宗,涉及勞動者189人,金額175.51萬元,這些案件均在15日內審理(調解)完畢。
經驗遵循“快速調處”規律
作為擁有較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白云區,其妥當調處勞資糾紛案件一直遵循著“快速調處”規律。
據白云區委維穩辦統計,去年1至5月,全區共處理勞資糾紛1205起,在同比下降了17.21%的基礎上,其中30人以上勞資糾紛案件還有45起(同比下降18.18%)。按照勞資糾紛處理經驗,30人以上案件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上升為群體性事件,因此“快速調處”顯得極為重要。
去年底,白云區某物流公司突然破產,員工刁小姐等124人申請仲裁,標的為110多萬元。然而,當時物流公司的剩余資產不足以支付這些員工的工資,員工了解情況后情緒更為激動。于是,白云區快速安排員工選出維權代表、快速立案,庭后3天便作為裁決,要求物流公司支付工人90多萬元工資及押金近20多萬元。
白云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隊長梁杰波深諳其中的邏輯關系,“調解必須快速進行,對話更應在第一時間建立”。梁隊長告訴記者,一旦接到勞資糾紛舉報,勞動監察大隊馬上派人與工人進行面對面、背對背說法和答疑。如果雙方調解不暢,梁杰波會馬上要求工人選派維權代表、計算相關拖欠工資后,馬上將案件提交給仲裁庭。
而當案件上升至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白云區更是開辟出綠色通道,加密開庭頻率,堅持“快立、快審、快調、快結”。去年11月和12月期間,仲裁院處理了62件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涉案金額160多萬元。從這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仲裁院裁決之快。
與“快速調處”相比,白云區也在預防糾紛上花費不少力氣。記者從白云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了解到,印發了《對務工人員的溫馨提示》、《對物業出租業主的溫馨提示》以及舉報投訴電話卡約24萬份,能夠讓一線工人監督用人單位的用工情況,工資發放情況,遏制拖欠工資和欠薪逃匿案的發生。
去年10月下旬,白云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接到舉報,位于太和鎮的某服飾公司計劃搬遷,在停產階段,拖欠110名工人工資。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馬上介入,要求服飾公司限期支付工資,最后在10月底分兩批支付了員工的工資。
梁杰波告訴記者,政府“快速”介入,才可能將勞資糾紛進行最理想處理,同時也為勞動者爭取最大的利益。
破解“信訪不信法”怪圈倒逼改革
目前,從勞資糾紛可能導致為群體性事件而形成的倒逼機制,正促使政府出臺關注外來打工者權益的改革。比如,2011年5月1日起,我國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惡意欠薪納入刑法中,規定了對惡意欠薪者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目前,從勞資糾紛可能導致為群體性事件而形成的倒逼機制,正促使政府出臺關注外來打工者權益的改革。比如,2011年5月1日起,我國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惡意欠薪納入刑法中,規定了對惡意欠薪者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在基層政府中,“信訪不信法”怪圈則倒逼著政府站到勞資糾紛案件的“最前線”,以最大的誠意搭起溝通的橋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