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在何時跟老板談加薪問題最合適
可是跳槽的風險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今天的跳槽原因僅僅是對薪資不滿,那為何不在跳槽前嘗試著與老板談談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對老板提加薪的時機、方式和準備三方面做簡單介紹,希望能讓你不用跳槽就有加薪!
時機一:年中、年底績效評估報告出來后
一般而言,每年的年中和年底都是公司進行績效評估的時候,公司會根據評估的結果在第二年的年初進行職位、薪酬等各方面的調整。因此在評估結果出來之后,如果自己的業績不錯,與其他公司的員工進行合理比照后發現有加薪的空間,那么可以以能力和業績為資本向老板提出加薪,這樣做的成功幾率較大。
時機二:公司業績有顯著提升時
公司業績好,老板的心情自然愉悅,這也為你提加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為公司的一員,你的努力在這個時候也更容易被老板得到肯定。反之,如果你所在的企業正遭遇危機,那你加薪的申請只會讓老板反感。
時機三:工作得到老板贊賞時
當老板夸獎你的時候便是你提加薪的絕佳時機,一是因為老板看到了你的成果,二是這個時候的老板心情一定不錯,你可以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他:現在外面機會很多,如果你不留我,我可要走了。這樣的話說上兩三次,老板肯定會放在心上。
相關鏈接:
案例:Annie所在公司一年一度的業績評估開始了,她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很有信心,因而在自測分數中給了自己的一個高分,輪到主管與她一對一交流時,Annie用同樣很自信的語氣傳遞著她的心聲:“我在同伴的協助下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并且超額完成了,我希望公司會兌現對員工的承諾,我也會繼續努力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樣,Annie如愿拿到了平均加薪幅度的1.5倍。
技巧之一:有實力就應該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期望值,過于“客氣”或者“表里不一”反而會讓公司漠視你的存在。
案例:Frank是物流部的小主管,一直在公司干得不錯,可今年薪金調整報告出來后,他發現沒有達到預期的幅度,他主動向分管這個部門的副仲裁詢問,得到的回答是公司通過市場調研發現員工的薪金待遇超過市場價,今年有意回調一點。Frank就此問題與副總裁在一次閑聊中再次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公司不能用簡單的“一刀切”辦法,應該就不同的職位和不同的人,不同的業績考核和調整,否則會影響核心員工的積極性。副總裁認為言之有理,就在辦公會議上與人事部進行討論,結果Frank的年終獎金就分外的高,算是公司對核心員工的補償。
技巧之二:對薪金的不滿意是必須通過正常渠道反映的,取得自己直接上司的支持很重要,對改變方案也必須言之有理并有可操作性。
案例:年底時Jack想跳槽去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第四次面試中人事總監詢問他對薪酬的要求,Jack把自己在原公司的所有顯形收入和隱性收入做了加法,并且加上新一年可能有的增長幅度,當然還不忘將打聽來的同類公司同類職位的薪金告訴對方,最后直言不諱希望新公司能出個好價錢。結果Jack拿到的offer比原先預期的高也比原先公司本來計劃中的待遇要高,因為公司從面試中了解了市場的信息并為了招攬人才而及時調整了薪酬的安排。
技巧之三:知己知彼是是談薪論價的基礎,不要隱瞞任何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特別在轉工的面試中,一定要把自己理想的價位說出來,這是供應和需求的心理戰術,不要天真以為進了公司再談價格,那時肯定太晚了。
案例:Joanne是一位資深的行政秘書,在這個公司呆了六年,沒有跳槽的機會或者忙得連考慮的時間都沒有,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獵頭公司的電話,讓她去應聘另外一個公司做中國總裁的私人助理一職,Joanne很謙虛地向獵頭打探對方出的價碼,在心里有底之后她才從容為自己開價,六年沒挪過位,Joanne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還能值這么多錢,當然她對面試就充滿了激情,結果如愿以償拿到高薪并有了更大的工作舞臺。
技巧之四:不要輕易拒絕獵頭,他們會讓你知道你的價值和市場需求的信息,嘗試打探獵頭的底價,為自己出價做好準備,通常給自己多15%作為商榷的余地。
案例:樂明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只是覺得工資低了點,他從不把這種不滿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來,于是他找了一個單獨與老板出差的機會,并向老板打探公司如果薪金制度不會改變的話,能否資助他的MBA學習或者去海外公司培訓。老板發現了樂明的要求,再三考慮之后,決定送他去美國總部工作一年。樂明愉快地接受了這份獎勵性質的新工作。海外工作經驗非錢能估算。
技巧之五:在某些公司,薪金制度是死板的,千萬不要與公司斤斤計較錢的多少,可以挖掘公司其他的待遇,并不能公開張揚,與老板的溝通也維持在自身能力提高和發展的要素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