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和彌補上級失誤的方式要適當
人人都愛面子,這也是維護自尊,渴望別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自重的表示。在中國更有“面子學”之說。所以,同樣也是人的上級也會有面子的問題。如果為了指出上級的錯誤或失誤,不注意方式,使他感到丟了面子,他不僅不會改正,還會固執己見,決不退讓。
因為,在這種情形下,人們考慮的不是問題的對與否,而是盡力維護自己的觀點。人們覺得面臨的是對自我的進攻,而不是對客觀認識的分歧,這樣他的側重點就是抵制進攻和伺機反擊。他會采取針鋒相對的辦法使對方也感到難堪。
現實工作中,在很多上級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級在公共場合使自己下不來臺,丟了面子,那么這個下屬肯定是對自己抱有敵意或成見,甚至是有組織、有預謀地公開發難。無論你是喜歡他的人,或不喜歡他的人,在公開場合不給上級留面子的結果就是,上級要么給予以牙還牙的回擊,通過行使權力來找回面子,要么就懷恨在心,留待秋后算賬。這種結果,自然是任何一個下級在提出批評和意見時所不愿看到的,也往往違背了他的初衷。
其實,上級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其他領導和眾多下屬在場時的形象,這不僅僅是因為有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更在于上級從行使權力的角度出發,維護自己的權威的需要。這種需要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變得愈發強烈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下級的意見使上級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于善意,即使他“對事不對人”,但其結果卻必然是一樣的:使上級的威信受到損害,自尊受到傷害。權威受到挑戰,行使權力的效能便會大打折扣,它影響著上級在今后的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面的決定權和影響力。因為權力的效能是以服從為前提的,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
因此,如果上級當眾受到下級的傷害,丟了面子,即使當場不便發作,日后也會記恨在心,甚至伺機報復。因為如果不這樣,他自己會認為就有可能還會有其他下級的當庭責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