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時下最流行的員工管理的思想
“以人為本”就是指從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更多地從人性和員工心理上考慮制度的可執行性和執行的主觀能動性,使員工自覺自愿地執行制度規范,而不是簡單地利用制度來管理和規范員工的行為。
話雖如此,但是又有多少身體力行的實踐者呢?我看到的是多數的管理者把“以人為本”當成了忽悠員工的“口號”!
我“看”員工,看表情、看神情、看激情。
從員工的神情和表情上看他們的工作狀態,通過對員工的心理分析,從人性出發不斷完善制度規范,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
也就是說,我更多地是從員工的視角上、設身處地地看對員工行為進行規范的規章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的員工反應。也就是說,我“看”員工,不是為了處罰員工,而是更多地去思考員工之所以未能恪守規章制度的原因;
在看員工時,我看到這么個現象,公司規定“員工上班不得攜帶手機”,但員工們幾乎人手一個手機,管理者也管不過來了,法不責眾嘛。于是這項制度形同虛設。虛設的制度要它干啥?
經過調查,制訂這項制度的動機有二:一是為了防盜;二是員工隨身攜帶手機,如果電話太多,影響工作。
但是,我們設身處地地想想,在如今的信息社會中,誰能脫離手機而生活、工作?反正我不能,你能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我決定取消這項規定,同時在制服上衣的袖子上設計一個專門的手機袋,方便員工置放手機。
還有個門店管理現象,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深有同感。
君不見,有多少管理者和督導員“看”門店的時候,口袋里揣著一堆“罰單”,員工這里做得不好,扣50元,那里做得不好,罰100元,等等,一時之間“紅黃牌”滿天飛,搞得人心惶惶。
于是,我們經常會在門店看到一些一臉不快的員工,那多半是挨罰的員工,而沒挨罰的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都是“打醬油的”,一點也沒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而且現實狀況下,處罰單個員工行為,對其他員工基本沒有“震懾力”,甚至會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那么員工管理的最終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所以,我們何不換位思考,變罰為獎呢?
我們設計了一套只獎不罰的《積分卡管理辦法》員工們按照積分比例分享績效獎金,并累積積分升級升職加薪。員工犯錯違規,不再是簡單直接的罰款,而是其它沒犯錯的同組或者同店的員工可以根據相關條例獲得積分獎勵。這樣一來,犯錯員工不再是赤裸裸的現金支出,不至于心情不快,而且雖然從當前來看他在最終的績效分享中的比例降低了,但是他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爭取主動從其他方面獲得積分獎勵(例如主動導購等),也就是說他當前犯錯沒有關系,他還有立功的機會以彌補損失,同時我們也獲得了一次激勵員工的機會。
對于未犯錯的員工,也不再是事不關己了,因為他們可以從其他員工的犯錯上獲得獎勵,獲得利益,獲得些許快樂,于是我們每一次對一個員工的違規處理,獲得的是更多員工的快樂指數的增加。
實施了《積分卡管理辦法》后,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員工們會積極地尋找加分的機會,彌補損失),門店的管理水平也明顯提高了,員工們會相互指出或者提醒犯規的行為,以獲得集體加分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