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七年之癢”你癢了么
一、職業倦怠。厭倦了現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每天清晨醒來,一想到要去工作就會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樓里的電梯心里就直翻騰;坐在辦公桌前就惱火;看到手邊的文件就想把它們給撕了等。
二、焦慮緊迫。繞了一大圈又回到起點,青春已不在,自己有什么競爭優勢?
三、猶豫不決。對現有的工作狀態不滿,但又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舍棄。
四、茫然失落。工作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未來不知在何方,空有理想和抱負,怎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實現。曾是“天之驕子”,但現在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是,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七年之癢”首先是一種感受。心里不舒服,但又沒有那么的不舒服;心理不滿意,但一時又不知道怎樣才能更滿意。工作五到十年,這時的職場人士大多處于而立之年,面臨著婚姻、家庭的種種壓力,而此時的事業往往處于一個不進則退的轉折點,對自己今后的事業發展產生迷茫和焦慮;而其中更有很多在經過了幾年的工作后無論從工作狀態,還是知識技能上都日漸枯竭,遂身心疲憊。
處于七年之癢中的人,大多心態焦躁,情緒低落。從心理學的角度,這種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多半是沖動而欠缺理性的。不管這樣的決定之后會不會讓人懊悔,在“癢無可忍”的當口選擇離開,一定是有很大風險的。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七年之癢”其實是提示職場人審視自己,嘗試改變,如果處理得當,“七年之癢”可能正是“七年之躍”的契機。
“七年之癢”的核心問題,是接下來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所以我們建議身為職場人士,應該盡早主動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時反思自己目前的職業發展狀態。而不是等到“七年之癢”時才開始做這樣的工作。只有真正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優勢,這樣才能越早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目標工作和行業,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和滿足度。
入職七年,不管你愿不愿意,大多數人可能都會面臨著職業角色轉換的問題。你可能開始從一般員工轉為管理者,從一般的管理者變成中高層的管理者;或從這個領域的新人變成資深的專業人士和老手。意識到這些職業角色所需要的能力和肩負的責任的不同,并主動地適應職業角色帶來的挑戰和變化,對職場人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七年之癢”有時恰似一個困局,身處其中往往感覺一潭死水,動彈不得。這個時候主動的充電學習,引入新的元素和刺激,小小的改變可能最終造就大大的不同。“癢”的時候就學習新東西,不僅可以有效地轉移你的注意,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同時也擴大了你為將來的職場飛躍的可能。
從很多方面來看,工作七八年的老員工都應是公司的寶貴財富,企業理應對他們倍加珍惜,想辦法幫助他們度過“七年之癢”的難受時期。一方面可以提供靈活實際的職業發展通道。如提供內部轉崗的機會,以及設計管理和技術并行的職業雙通道體系等;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傳達企業對他們的關愛和認可,激勵他們發揮出身為老員工的寶貴經驗財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