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代辦處舉辦服務禮儀培訓班
為了規范廣州代辦處服務窗口接待和文明用語,進一步樹立服務公眾理念,提升我處工作人員服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利代辦隊伍。4月24日上午,廣州代辦處信息部舉辦了“服務與禮儀”的專題培訓班,全處二十多名干部職工參加了培訓。
培訓邀請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全國職業人才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高級禮儀培訓師謝秀蘭作了主題為“禮儀與溝通”的培訓講座,謝老師從禮儀的基本知識、行為規范、常見的禮儀問題和溝通技巧等展開了精彩的講解,并就常見禮貌用語及標準動作進行現場演示。專題培訓的舉辦,進一步增強了我處工作人員的公眾服務意識,掌握了基本溝通技巧,提升整體的服務水平。
相關鏈接:
越過戈壁與高原,飛翔在藍天白云間。當習近平主席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時,8架中巴聯合生產的梟龍戰機組成編隊全程護航。習近平和彭麗媛甫下飛機,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夫婦、總理謝里夫夫婦就在舷梯前,雙方熱情握手,兩名身著民族服裝的巴基斯坦兒童向他們獻上花束。隨后,兩國元首共同檢閱了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對中國領導人的熱情歡迎,隆重中更體現了親切,讓世人看到中巴兩國確實如兄弟一般。
在人們的記憶中,外國領導人親赴機場迎送中國領導人的情真意切場面還有很多。比如2013年3月,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出訪,坦桑尼亞、南非、剛果三國就都是總統親自去機場迎接,以示重視。
禮賓安排在很多國家有嚴格固定的程序要求,一般來說是依照慣例甚至法律而行的。大多數國家派正部級代表去機場迎接外國領導人,元首或者政府首腦隨后再舉行正式的歡迎儀式。
雖然各國都會按照自己過往的習俗來確定歡迎方式,但自從聯合國成立以來,國家主權平等成為共識,外交禮儀上對于“平等”與“對等”的講究更為重要了,也因此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禮儀。例如,為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所舉行的歡迎儀式往往包括鳴放禮炮21響、軍樂團奏兩國國歌、檢閱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檢閱分列式。為進行正式訪問的政府首腦舉行的歡迎儀式同元首的國事訪問大體相同,主要區別是禮炮鳴放為19響。
至于禮炮鳴放為何要21響,據外交部禮賓司介紹,“21”響是國際傳統,來歷也頗為有趣。早在400多年以前,英國戰艦上只能放21門炮,行駛在公海上,如果遇到友好國家的船只,為了表示敬意和解除武裝,全部放炮。如果到一個國家加水加油,也要先將炮全部鳴放。此后逐漸演變為國家元首訪問的鳴炮傳統。因為單數象征吉祥,所以迎接外國政府首腦到訪時就改為鳴放19響。
除此之外,最有趣的大概是各國歡迎儀式中不同的民族習慣了。俄羅斯喜歡用面包和鹽招待客人,新西蘭毛利族人要和來訪的領導人碰鼻,摩洛哥會端上一盤蜜棗請客人享用。在英國,一般歡迎儀式的焦點是從英國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到白金漢宮1.6公里的王室馬車隊伍,外國領導人會與女王夫婦坐上由黃金裝飾的王室馬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