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簡潔大方你會嗎?
跟主管報告重要的事,希望公司同意,在一天中愈早報告,效果愈好。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會累積情緒、壓力,最好不要在快下班時討論重要、又希望得到好結果的事。傍晚以后的時間,只適合沒有壓力地“聊聊”。
如果跟主管,通常他比你忙,但很多工作者向上報告時,不是講話沒頭沒尾,缺乏重點,就是說了很多周遭事項,卻不知道他到底要主管決策的是什么。如果是對部屬,切記不要先罵人,罵完之后再說應該如何如何,他早就聽不進去了。就算他真的做錯,用同理心說一句“我知道你為什么這樣做、這樣想,但是”,會更容易得到共識。
很多人在面對錯誤或遇到客戶抱怨時,總是先辯解,追究流程,就是不說自己錯。問題是,處理這種事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先道歉。事實上,在主管面前勇于先自我檢討,等過程檢視清楚,很可能主管會認為不全是你的錯,會反過來替你說話。不認錯,并不代表會說話,跟客人道歉也是一樣。
如果你是員工:每次拜訪客戶或跟上司說話前,有沒有都做好準備?每天有沒有人告訴你、幫你聽有沒有講錯話?講錯話后,你會不會自我反省?
如果你是主管:對員工,你有沒有用最適當的方式跟他溝通?發現員工說錯話,你有沒有適時指正?你說話的方式,能不能讓員工作為學習對象?
適當的言談,令人如沐春風。怎么說話讓人覺得舒服,又可以達到目標,這是每個人都該研究的功課。早在春秋時代有“說客”出現時,說話就是種藝術,但今天比起三千年前,又更加重要。
某網職場顧問專家團說:作為職場人,我們在與上司交流時,要做到尊重、簡潔、大方;與下屬交流時應該態度溫和,卻又不失威嚴;與同事交流,我們需要首先理清思路。這些職場知識,不知大家有沒有學會呢?
相關鏈接:
每一個候選人都能理解面試的必要性,但是當被要求面試太多次,痛點就會出現。曾經有一個知名技術公司的CEO要求每份工作的候選人都要經受驚人的17輪面試—雖然沒有人知道如何以及為什么要進行這么殘忍數目的面試。還有數年前的谷歌,在業界獲得聲譽后,它也曾要求超過兩位數字的面試。
谷歌的理由冠冕堂皇,它認為招聘會影響到企業里的每一個人,所以“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有資格去面試候選人”。幸運的是,迫于面試死亡的壓力,谷歌最終啟動內部調研。調研表明,在四輪面試之后,回來參加復試的人會逐步遞減。因為谷歌受歡迎的職位都要求有先進的技能和創新意思,對于大部分工作而言,超過三次的面試是完全不必要的。
很明顯,當面試的次數超標,不僅公司只能得到很少的附加值,并且每個候選人都會承受不必要的傷害。過多的面試,會讓候選人的精神、自尊、對自我價值的感知受到損害。一方面它導致候選人在長時間、壓力的狀況下等待,無論是對候選人本人,還是他的家庭,都會感到不必要的壓力和不適應;另一方面,如果候選人在職或他生活在其他城市,為了脫身去面試,它會強迫候選人創造很多虛假的借口—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候選人體驗。此外,用頻繁的請假/曠工來參加面試,也會影響到候選人的職業生涯。
對于招聘方而言,舉行過多的面試,并不會提升招聘決策,而且會浪費用人部門經理和招聘官的大量時間。假如候選人在網絡上發布關于你面試流程的負面信息,可能還會傷害到企業的外部形象以及未來的招聘。
但為什么企業經常會要求過量的面試呢?對招聘失誤的恐懼可能是主要原因。可是就算你舉行了再多的面試,也不能保證哪個個體是完全合適的。所以,適當調低你的預期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