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完商標還不能高枕無憂了
《羋月傳》的出品方雖然注冊了“羋月傳”商標,卻被一個手握“羋月”商標的河南小伙搶盡風頭;江蘇衛視同樣也成功注冊了“非誠勿擾”商標,卻一不留神構成侵權,被人一紙訴狀告上法庭,被迫改名。明明已經在商標局注冊過了商標,為什么還會發生這種事?就是因為商標注冊后疏于保護和管理。據逸智知識產權專業人士介紹,商標注冊成功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恰恰相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標的運營和管理過程十分漫長且危機四伏,稍有不慎便會面臨“侵權”或“被侵權”的威脅。
危機管理:中小微企業如何布局商標保護?中小微企業實力有限,不可能像某些上市公司那樣進行全類商標注冊。為了避免侵權發生,在根據自身的實力進行適當的“防御注冊”的同時,要著重對商標公告進行監控,適時向商標局提出“異議”,預防性地消除可能有威脅的商標注冊,同時對競爭對手、市場上出現的潛在侵犯行為進行跟蹤監視,一旦發現苗頭,就要及時采取措施,保護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如果前期未能做好商標保護,導致后續發生侵權行為,則可采取“無效宣告”或“商標轉讓”的方式進行彌補。如“非誠勿擾”案,江蘇衛視沒有在節目開播前前瞻性地清除其他商標大類中具有潛在威脅的“非誠勿擾”商標,事后只能和原告協商商標轉讓,否則便只有改名一條路可走。
互聯網創業者商標保護具有“跨界”特性依然以“非誠勿擾”案為例。原告使用的“非誠勿擾”商標大類為第45類,核定使用商品包括“交友服務、婚姻介紹所”等相親類服務;江蘇衛視使用的“非誠勿擾”商標屬于第41類,核定使用商品包括“電視文娛節目、娛樂”等。原本不相干的兩個大類,因為《非誠勿擾》“交友服務”+“電視文娛節目”的特殊服務形式“跨界”聯合了起來,是導致這起商標糾紛的根本原因。處在互聯網大潮的風口上,跨界是“互聯網+”的基本特征,很多垂直類APP、O2O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創業模式,都跨越了互聯網和具體的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的“跨界”特殊性使得商標保護更加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大大加劇了中小微企業和普通創業者商標保護的難度。
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委托逸智知識產權專業代理機構全權負責商標的運營和危機管理,節省人力和財力成本。據了解,逸智知識產權是國內領先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除了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版權登記三大核心業務外,還提供知識產權交易、知識產權運營、風險監控、法律服務等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內容,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做到正確注冊商標,積極運用商標和主動保護商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