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順著老板的批評往上爬
人在職場,被老板訓斥是最窩火不過的事:批評對了,也有滿腹委屈;批評錯了,更是怒火萬丈。嘴巧的,還能回贈老板一些理由;嘴笨又膽小的,只有頻頻點頭,灰溜溜逃走的下場;嘴巧恃才卻也辯不過老板的,除了背后大罵,還會萌生去意。被老板批評真的就是如此倒霉嗎?換個角度,事情完全不是這樣。一個明智的下屬,會如何對待老板的批評呢?
英國學者利斯特曾說過:“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是的,錯誤并不可怕,批評也不可伯,關鍵在于你怎樣去認識它們、對待它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批評中汲取營養(yǎng),這樣,你就會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在組織系統(tǒng)中,領導對下屬有著法定的監(jiān)督、控制、指導等權力。當下屬出現(xiàn)與組織的統(tǒng)一運作相背離,或不協(xié)調、有誤差的行為時,領導有責任對其進行批評指正,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其而為,那就是領導的失職。他就會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級領導的批評、懲處。所以說,領導是在履行職責,對事不對人。這種想法不但于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形成抵觸情緒,影響與上級的正常工作關系和同志感情。
當上級批評自己時,如果感到難以接受,這時換個位置,設身處地地從領導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是領導,會怎樣對待犯了這種錯誤的下屬?能夠喪失原則、放任自流、姑息遷就嗎?這樣一來,往往就會心平氣和了,就會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了。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常常會感情用事,陷入狹隘、偏執(zhí)、片面的泥潭難以自拔。實際上,對于許多問題的思考,適時轉換思維角度,會進入別有洞天、豁然開朗的境界。
英國學者帕金森說:“即使在私下,不破壞和諧融洽氣氛與親密合作的批評都是很難做到的。”批評確實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危害性,又要做到不傷其自尊,欣然接受之,還要以此增進雙方的信任感,往往很難同時做到這一切。由于每個領導的工作方法、修養(yǎng)水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對同一個問題的批評方式就會表現(xiàn)出明顯不同的差異。
和風細雨式的批評好接受,而疾風驟雨式的批評就讓人難以忍受。然而,作為下級,不可能去左右上級的態(tài)度和做法。應當認識到,只要上級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是為了工作,為了大局,為了避免不良影響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哪怕是態(tài)度生硬一些,言辭過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為下級也要適當給予理解和體諒。
美國學者戴爾·卡耐基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訓、指責,都會使人感到傷了自尊而處于自我防衛(wèi)狀態(tài),并且往往會激起他極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為自己辯解。”人在挨批下想要為自己辯解是人之常情。但一開始就急于為自己辯白、解脫,結果會適得其反,給人以避重就輕、逃避責任的印象。恰當?shù)淖龇ㄊ牵航邮芘u,并積極著手解決造成的不良后果。之后,當上級進一步調查原因時,認真配合,逐步搞清真相。這樣,你該承擔什么責任,他人該承擔什么責任,什么是客觀不可避免因素,終會有個公正的結論。
從錯誤、失敗中汲取教訓,及時改正,這樣的下屬會很快得到領導的諒解和尊重,以及同事的贊許。據(jù)心理學家觀察,當人們看到犯了錯誤的人痛心疾首、懊悔自責的態(tài)度,并且竭盡全力去改正時,大都會因此而生惻隱之心,減輕對其錯誤的譴責和反感心理,同時還會給予熱情的關注和由衷的幫助。這樣一來,也許會成為你人生轉折的一個契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