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的轉型之路:走上人生巔峰
不論會計怎么轉型,會計核算仍然是基礎,沒有好的基礎,轉型都是形式。如果有機會,做幾年會計核算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營改增和稅務大數據將會讓稅務籌劃迅速發展起來,日常的稅務籌劃就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即便是在小公司做比較基礎的會計核算,對會計的要求也遠遠高于以前,這算不算轉型呢?個人覺得這也是一種轉型,也就是以前的方式方法不好用了,你得換方式,你得學習,否則可能連基本的會計核算都做不了了。
會計得走出財務辦公室,到業務部門去了解業務,甚至辦公地點就在業務部門,很可能連會計憑證都不用做了。這對于比較傳統的會計來說比較難以接受,感覺離開財務部就不是財務了,不做憑證就不是會計了。這個心理上的坎一定得能過去,從被動接收單據到主動去拿單據,這中間的差別很大。
走出財務辦公室,到業務部門去,主動了解業務,幫業務部門解決各種和財務、流程及數據有關的問題。這時候你得站在業務角度考慮問題,每一項要求是否能順利執行下去,會不會增加業務部門的工作量?如果不增加甚至能簡化業務部門的工作量又能滿足財務的要求(會計的原則不能丟),那就大膽地去做,業務部門很歡迎你的加入。
業務數據的計算和分析有很多口徑,如果脫離了會計數據,很可能會出現各種口徑的業務數據。所以業務數據和會計數據之間要有接口,會計數據是總、業務數據是明細,兩者之間可能會有時間性差異。有了及時、準確、完整的業務數據,可以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為企業的預測、決策提供依據,會計的價值得以體現。管理會計工具在教科書里都有,面對不同的業務可以變通使用。目前中小民營企業的業務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都沒有保證,所以真正能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企業并不是很多。
畢業了還是要去大公司不要去小公司,不論怎么樣,大公司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還是在中小企業里從業,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小公司沒有什么培訓,即便剛畢業也要把你當專家用,但又不放心你,畢竟你沒有什么經驗,所以小公司里會計人員通常是很迷茫的。有很多會計跳來跳去就是跳不出小公司,就像是一個魔咒。
不論多小的公司都有稅務籌劃和管理會計業務,只是這些都是老板親自在管,會計們也很難插上手,感覺也用不到專業上的知識,最后就是老板說什么就做什么,至于為什么這么做也都不思考了(這實際上是一個叛逆的心理)。因為沒有思考老板的用意,讓中小企業的會計們失去了很多機會,有了思考才會主動去了解業務,懂業務才能事前籌劃很多事情,才有機會從后端走到前端。小企業里的會計如果能把一件件小事都能做到極致,機會就是你的,如果這個企業不再成長,以你的能力可以去其他規模更大的企業,螺旋式上升會讓你成功地轉向管理會計同時也能擺脫小公司的魔咒。
會計行業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從業證、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等等考試,讓會計們保持著持續學習的能力。最近兩年實務類培訓也越來越多,會計師視野網站和一些原創的財務類公眾號分享了很多財務實戰經驗,這些越來越開放的分享也會給中小民營企業財務人員帶來一些靈感。
總之,中國企業對業務數據分析和使用的需求(實際上就是管理會計業務)已經像潘多拉盒子一樣被打開了,有需求就有供給,不是會計行業的人員轉型就是其他行業的人員轉型,就看誰轉型的快,跑的快總是占先機的。以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會計人員轉型更占先機,只是能否把握這個好機會,就看大家怎么做了。從最基礎的會計核算做起,弄明白每一個數字背后所代表的業務意思(這個過程中自己就會去學習很多會計專業之外的知識),前后上下縱的橫的交叉分析,你就已經在轉型的路上了,這和企業規模大小沒有太大關系,關鍵是你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過去的一年主要是寫寫財務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基礎性認識的小文章,并沒有太多實質性內容,包括QQ群里有時候會有同行咨詢一些業務,也基本是建議去找哪方面的資料,很少告訴具體方法。只有自己親自去查找資料、獨立思考過,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會計轉型是必然,變被動為主動、深入了解業務,從企業戰略、全局來系統性地思考會計問題是必須要走的路。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