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1)
廣東30多年來形成了一批相對于全國具有產業集群,廣東總是較早遇到新問題和新挑戰,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2010年3月15日至21日,筆者參加了由陳樹津副會長和張延愷副會長帶隊的紡織工業協會調研組,赴廣東省中山、東莞、廣州、佛山等地調研,與17家產業集群和部分企業代表座談,實地考察了小欖、越秀、祖廟、西樵、大朗、開平、均安、新塘的14家企業和專業市場,主要目的是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實地了解2009年廣東紡織產業集群的經濟運行情況和目前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企業和當地政府為產業轉型和升級采取的措施,明確行業今年的工作方向和發展措施,研究向國務院和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建議,以保證《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落實,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為建設紡織強國的目標理清思路。
2009年保持企穩回升的態勢
據調研的十幾個集群提供的材料,2009年產量、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增長,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小欖鎮產值增長3.7%,利潤增長3.8%;鹽步產量增長10.3%,銷售收入增長15%,利潤增長14.8%;西樵產量增長0.9%,銷售收入增長9.8%,利潤增長4.5%;各棉紡織集群企業銷售收入合計增長9%,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提高幅度較大,達到10.4%,而規模以下企業的銷售收入則呈下降趨勢。
相對而言,各地出口負增長居多。除大朗、小欖、園洲、流沙等保持增長外,其他集群都是基本持平和下降。某出口型集群7%的服裝企業2009年無出口記錄。
這一企穩回升的態勢,與2009年整個行業的運行軌跡基本一致,紡織產業集群為整個行業的經濟形勢好轉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春節后開工情況良好
被調查地區的大部分紡織企業在春節長假結束后都陸續開工,開工較晚的企業至多推遲一個星期,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如虎門、新會企業“十五”后全部開工;小欖開工率為90%以上,一些企業開始增加分廠,添置設備;西樵開工率93%;張槎、鹽步、沙溪開工率80%以上;平均水平在85%左右。
訂單基本飽滿,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回升,如大朗訂單增幅為20%,企業都在挑單。許多集群企業上半年的訂單已經落實,虎門有的企業訂單已經到9、10月份。由于服裝企業今年訂單增長快,廣東市場上縫紉設備出現了斷貨現象。部分T恤衫企業因正逢生產旺季,春節都沒有放假。
廣東服裝協會對于前兩個月出口訂單恢復性增長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1)部分企業停產,國際訂單向更有競爭力的地區、企業轉移和集中;
(2)相當部分的消費需求由中高檔轉向中低檔;
(3)歐美供應商在圣誕節后的這一階段補充庫存。
但是下半年的情況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許多企業表示并不樂觀。
內銷市場形勢看好
從調研的服裝專業市場看,春節后廣東服裝市場不淡反旺,一些外銷轉內銷商品很受歡迎。虎門服裝市場攤位價格上漲,初六開門營業,兩天就將節前存貨賣完;廣州白馬市場攤位租賃情況從去年下半年明顯好轉,現已達到100%;廣州紅棉市場去年10月開辦夜市,節后人氣十分旺盛。這是很樂觀的信號,進一步印證了內需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并成為行業發展重要支撐的判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