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企業呈現五大特色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報告稱,中國紡織企業生產恢復較快,企業發展模式正從規模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利潤水平和創新水平都在上升,企業效益明顯提高。
據報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19日在此間發布的《2009-2010年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測評分析報告》,中國紡織企業生產恢復較快,利潤水平和創新水平都在上升,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報告公布了2009-2010年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名單和各行業競爭力10強(20強)企業。
根據對2009-2010年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的調查和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紡織企業的發展呈現五大特征。
首先,中國紡織企業發展模式正從規模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調查報告顯示,雖然企業平均規模有所下降,但創新能力、效益水平均較上屆競爭力500強企業有所提升。例如服裝行業1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最高,達10.46%;針織行業1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次之,為10.36%。
第二,中西部企業創新能力表現突出,提升了中西部紡織企業創新績效指標。中西部地區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6%、2.7%,高于全行業競爭力500強企業0.12個百分點和0.75個百分點。
第三,企業效益水平提升。據測評數據對比,本屆行業競爭力500強入圍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達5.92%,高于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水平1.88個百分點,高于上屆500強入圍企業的平均利潤率0.72個百分點。
第四,競爭力優勢企業的行業骨干作用突出。盡管企業平均規模有所下降,但是本屆500強入圍企業2009年實現的戶均工業總產值、戶均利潤額分別是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戶均工業總產值、戶均利潤的21倍和34倍,顯示出這些企業的行業骨干作用較強。
第五,節能降耗工作成果突出。本屆測評數據顯示,競爭力500強入圍企業、各行業的競爭力10強(20強)入圍企業的單位產值耗電量、耗水量都有明顯下降。
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競爭力優勢企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發展阻力,如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行業500強在2009年的總資產貢獻率等指標較上年均有下降。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展的企業競爭力測評與發布活動,旨在推動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升級和整體競爭力提升。該項活動從2003年啟動,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