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擺”邊緣的棉紡鏈條
棉賤傷農,已傳導到整個棉紡鏈條。
這次棉花價格不但降得狠,而且降得急,不少昔日高速運轉的“棉城”,因此轉入蕭條。而整個棉花產業鏈條,也陷入了令人心憂的“停擺”邊緣。
往往是周而復始,今年的價格暴跌可能導致來年種棉面積的大幅縮水,為其暴漲暴跌埋下新的隱患。有專家建議,最好像實施糧補一樣給棉農發放農資補貼,同時鼓勵棉農成立棉花合作社降低種植成本,方為上策。
11月初,在山東棉花主產區德州市夏津縣,空氣中帶著初冬的清冷。而比空氣更清冷的,則是沿308省道兩側布滿的大大小小的棉花加工廠。
瑞鑫棉廠的總經理張長寶,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呆在辦公室抽悶煙。對于棉花收儲的現狀,他向記者坦言說:“現在是收多少,賠多少,行情實在是太差了,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嚴重,根本沒法干。”記者在其廠區看到,三兩工人閑來無事,正站在門口曬太陽。
張長寶告訴記者,今年7月初,皮棉行情回落到1.5萬元/噸低點再上漲時,他們棉廠加工去年的陳棉有過短暫的盈利,但一個月后隨著新棉上市,棉廠隨即賠錢。他今年收了20噸籽棉后就再也沒有收棉,至今三個月過去了,20噸棉花還壓在倉庫里沒有賣掉。而往年這個時候,他的棉廠每天都要加工5噸-7噸棉花,30畝大的場院里堆滿了棉包。
規模大點的棉廠,日子似乎要略微好過些。在濱州市惠民縣聯誼棉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總經理孫勝峰正在給村里收購棉花的人打電話,詢問當天棉花收購情況。由于聯誼棉業采取的是現金結賬方式,有固定的30多個棉花收購商從農村收棉,然后送到企業,現在企業每天能收10噸棉。不過,孫勝峰說,目前惠民縣像他的企業一樣開秤收購棉花的,只占十分之一。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收棉企業遲遲不開張的原因,是因為去年后期高價收購了一批棉花,然后國家調控棉花后棉價猛跌,致使一些企業虧損嚴重,到現在依然緩不過勁兒來。再就是今年國家貸款政策,讓一些中小棉企貸不到款,現金流不足也致使一些企業停工。
紗廠“硬撐”的理由
棉田里收棉的小販少了,堪稱棉紡企業不景氣的一面鏡子。
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9月下旬的一項調查顯示,濰坊、濟寧、德州、菏澤等地部分中小棉紡企業均出現限產、停產現象。其中,德州市棉紡廠上半年虧損3000多萬元,并因此累計欠繳社會保險費3000多萬元。
即使是沒有停滯的棉紗廠,也是在勉強維持而已。夏津縣與瑞鑫棉廠一路之隔的瑞鑫紗廠,去年產值高達1.5億元,但今年最多能達到七八千萬,少了一半。該廠王經理告訴記者,紗廠之所以不關門,一個主要原因是怕以后再開工招不到熟練工人。據介紹,德州目前有70%的紗廠開工,均處于盈虧邊緣。
山東惠民魯潔棉業董事長趙汝恒告訴記者,在棉花價格下滑的過程中,對于棉紡企業面臨的就是高價進,低價出。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利潤空間,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所以說,對于棉紡企業來說,棉花價格越是下調,企業越不好過。
趙汝恒說,除了棉花價格走低之外,人民幣持續升值、歐美市場不景氣等復雜的國際環境也讓棉紡企業苦不堪言。再加上今年電價的上揚,僅此一項,就使得產品成本增長了200元―300元/噸;企業職工的工資也在逐年上漲,平均年增資100元/人。在銀根緊縮的現實下,若是企業自有資金充裕也罷,否則還要面臨融資難的問題。“現在貸款利息已從原來的1分左右,漲到3分多,這還不包括給擔保公司交的手續費。應該說,今年棉紡企業的生產成本比往年同期增長了500元左右/噸。”
毛巾企業眼中的“怪圈”
棉農嫌棉價低不愿賣,棉企購銷價格倒掛不愿收,紡企成本激增紛紛限產,一個多米諾骨牌式的“怪圈”就這樣形成了。而這距離去年紅火的棉市,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在濱州亞光集團副總經理付慶民眼中,怪圈的出現不無原因。他告訴記者,今年棉價暴跌,根本原因還是供過于求。今年全球棉花豐收,總需求2500萬噸,產量2700萬噸;從全國看也是豐收年,產量730萬噸,需求1000萬噸,雖有缺口,但這個缺口被全球豐收填補了;另一方面,歐美經濟不景氣,棉紡織產品訂單減少,同時還有許多訂單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使國內下游產業雪上加霜,開工不足,這也造成棉紗價格上不去,連帶棉花價格低位徘徊。
記者了解到,受進口配額限制,目前亞光60%――70%的棉花依靠進口,否則會全部依賴進口。其余棉花是在國內現用現收,由于棉花價格波動幅度大,不敢有庫存。
對于現在的棉價,付慶民說:“亞光在濱州地區收購3級棉的價格已超過4元錢,這一價格并不算低。3月份實行的政策保護價,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沒有保護價,棉價可能還會往下走。而且,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棉花的國際價格也在走低,保護價對全球棉花價格也能起到一個支撐作用。”付慶民認為,應杜絕棉價在短時間內暴漲暴跌,否則對于整個棉紡產業鏈條的打擊是致命的。
對此,德州棉花協會馬俊凱的建議是:棉花是僅次于糧食的農作物,國家應該像重視糧食一樣重視棉花生產。現在棉農只有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考慮農資漲價,棉農也應該享受到每畝98元的農資補貼。
另外,國家可拿出專項資金,支持棉農成立專業合作社,實現統一購種、播種、打藥,減少用工,從而在根本上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否則,今年的價格暴跌將導致來年種植面積大幅縮水,為農產品的暴漲暴跌埋下新的隱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