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行業:濃霧下商業運營模式急需創新與改變
“不妨做個試驗,把體育用品品牌們的LOGO去掉,真正能區分出來那個產品是那家企業的能有幾個?再放眼終端店鋪的視覺呈現,如果把店鋪LOGO去掉,您又能區分出來這是那家零售店,特征在那里。”
運營模式之變
三級組貨的期貨制在體育用品業發展前期,可謂居功至偉。眼下,從庫存門事件上看,三級組貨的期貨制體系不夠靈活機動,把貨品矛盾一級一級地向上累積,最后導致整盤貨品出現問題?;蛟S有朋友要問,信息系統不是可以監控到供應鏈的每個環節嗎?其實不然,在三級組貨制模式下,只要品牌商把期貨銷售給分銷商,品牌商的錢就落袋為安了,同樣,分銷商只要把期貨銷售給加盟商,他的錢也就落袋為安了,他們所謂的銷售,是商品在特定渠道上的流通和轉移。信息系統的重點應該監控終端銷售情況,但終端信息系統上線率和使用準確率讓信息系統無法判斷。此外,終端加盟商對上游的分銷商和品牌商也心存戒備,他擔心上游方了解其真實的庫存和銷售狀況而抬高其銷售指標,終歸是利益的博弈所決定的。體育用品業需要一種靈活、快捷、敏捷的貨品模式。
服裝行業的部分品牌推行了一種新模式,頗值得借鑒。即加盟商轉為和品牌廠商(或者分銷商)聯營,由品牌廠商負責商品成本,由加盟商負責店鋪運營成本,貨品賣完結算,可以約定按周或按月為一個結算周期。這樣一來廠商資金管控強,周轉快,減少庫存風險,同時為了保證廠商自身的利益,廠商會提供合適的商品以匹配終端渠道。另外,聯營商庫存成本風險降低,凈利率增高但不再對品牌廠商有強勢的渠道影響力,真正形成互利互惠的雙贏合作模式。不過這種模式的難點在于貨品配送權和店鋪運營權的協調性。
新渠道的駕馭
體育用品業渠道以專賣店和商場專柜兩種業態為主,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大潮的來臨,不少體育用品品牌開始對線上渠道發力,紛紛進軍電子商務,或入駐線上平臺,或自建商城。然而,線上銷售的商品以過季的庫存商品居多,新品很不給力。
從細分看,網上群體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網購達人,他們生活幾乎脫離不了電子商務,他們精通網購的各個環節,混跡于大大小小的電商網站之間;第二類,省錢一族,他們采購以追求性價比為目的,他們熱衷交流各種優惠信息和物美價廉的各種商品;第三類,獵奇一族,他們希望通過網絡,發現新奇的產品,或者以得到本地購買不到的產品為樂。{page_break}也就是說,體育用品的線上銷售從需求層面,只匹配了喜歡低價的消費群體,而追求新鮮商品人群的需求,根本不能滿足,或者是完全忽略掉他們的需要。試想一下,顧客喜歡的某個款式線上沒有,某個品類沒有,長此以往,必然損害消費者對品牌的期待,影響線上口碑。此外,線上渠道還可以覆蓋實體渠道無法觸及的地方,這些地方,線上產品的品牌形象就是該品牌的形象,長期銷售尾貨存貨,勢必會大大消減品牌的美譽度。長期看,線上渠道和實體渠道將并駕齊驅,低價不是電商的全部,電商是一個資源整合平臺和增值業務平臺。比如你在線上買一雙鞋子,可以享受線下贈送的購物券、大型賽事的門票、或者新品發布會的邀請函等,也可以用線上的積分到線下承兌增值服務或者實體店的VIP卡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的同時,增強了線上線下的關聯度,讓渠道線上線下全覆蓋到顧客存在的每一片天地。
創新勇氣
不記得哪位高人曾說過,走別人走過的路走的要快一點。也許,順藤摸瓜要容易和快捷一些,不過,走別人踏出來的路,只能成為跟隨者,很難成為領先者。不妨做個試驗,把體育用品品牌們的LOGO去掉,真正能區分出來那個產品是那家企業的能有幾個?再放眼終端店鋪的視覺呈現,如果把店鋪LOGO去掉,您又能區分出來這是那家零售店,特征在那里。從品牌的認知層面講,有品牌的識別、記憶和深入人心三個階段,而我們的品牌在識別階段給受眾的印象還甚為模糊,更別說深入人心層面了,相信這也是國產體育用品品牌顧客忠誠度低的重要原因。關鍵之道體育營銷機構創始人張慶先生認為“市場再大,也無法容納如此多同質化的品牌!”中國體育用品業的創新意識整體蘇醒,將是下一個階段的希望所在。
在當前形勢下,要么進取,要么坐亡。進取之道,唯有創新和變革,是時候拿出勇氣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