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導向成為市場熱點 棉價將跟隨市場政策搖擺
新年度棉花收儲即將展開,對棉花期價將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由于進口棉高企、下游需求不濟等因素,收儲價20400元/噸是看得見的頂部,一旦反彈至20000元/噸上方,則暫無上漲動力。建議投資者區間操作。
政策導向成為市場熱點
政策面的指引無疑是當前影響棉價的最重要因素。日前我國為紡織廠增發了40萬噸棉花進口配額,旨在讓紡織廠買到更便宜的棉花。雖然配額只簽發給做出口的紡織廠,但對國內棉價仍構成利空影響。
另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今年同時進行的收儲和拋儲。收儲方面,自2012年9月1日起,中儲棉再度對內地棉和新疆棉進行不限量收購,收儲價為20400元/噸,這一價格同時高于進口棉價和棉花現貨價。由于2011年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也極具吸引力,使得當年國儲共收購了325萬噸棉花,占用大量庫容,也就造成了現在收儲必先拋儲的局面。拋儲方面,據稱9月伊始國家將首先輪出10萬噸2011年度儲備棉,起拍價為18500元/噸。
一收一拋中,由于“庫容有限”,使得收儲質檢較以往更加嚴格,這意味著不限量并不是完全沒有限制。另外,庫容有限,為了給新棉騰出庫點,國家必將進行拋儲,在當前進口成本比國內棉價低約40%之時,拋儲價過高將導致無法成交,這對棉價利空。不過,由于當前國儲拋儲量較小,因此收儲價20400元/噸的提振作用將占據主導。
進口量高企,棉價承壓
3月以來,棉花月度進口量雖然持續回落,但7月進口量仍超過40萬噸。據海關統計,7月我國進口棉花40.6萬噸,環比減少14.7%,但是相較于去年同期,進口量依然大增。而從年度進口量來看,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513萬噸,年度進口量遠超上年度,同比增長117%。筆者認為,8月棉花進口量也將依然保持在較高位置,這主要是由于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棉花一直處于高進口盈利狀態,雖然近期進口盈利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依舊處于較高位置。本年度棉花進口量將達到550萬噸以上,或已成為定數。
而較大的進口量并沒有直接被下游企業消化,大部分都進入了港口倉庫而不是紡織廠,這也導致國內棉花庫存壓力居高不下。ICAC發布的8月份全球產需預測中稱,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庫存增長的90%來自中國,中國棉花庫存達到600萬噸,是上年度的3倍,中國儲備棉庫存也從不到30萬噸增加到400多萬噸。而目前中國主港保稅區仍呈現“入庫多、出庫少”的局面,國內棉花庫存對于棉花價格的抑制作用短期內無法消失。
下游需求不濟,棉價難有作為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加大。5、6月份國內紡織品中棉紗、棉布出口量均達到同期較好水平,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3%、21%以上,但這一現象未能延續下去。7月紡織品服裝出口23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1%,增速同比下降33.1 %。紡織品出口依舊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目前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不樂觀,棉花消費前景依然暗淡。下游需求持續低迷,企業經營壓力日漸增大,這將進一步制約用棉需求。在下游需求無明顯好轉的情況下,鄭棉難以大幅走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