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瓶頸對中國鞋業等民營企業發展的制衡
眾所周知,在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和企業的發展與進步有目共睹。通過較低的土地、資金、勞動力和資源環境成本優勢,中國制造實現銷售規模的迅速擴大,成為全球出口冠軍和世界加工廠。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企業低成本優勢不復存在,血拼式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持續,企業發展出現諸多瓶頸。學者型企業家、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總結了中國民營企業面臨的五大瓶頸——勞動力瓶頸、環境瓶頸、土地瓶頸、戰略瓶頸及制度瓶頸。
首先,是行業勞動力等各方面成本的上升。其次,環境保護是現在企業發展繞不過去的另一重大話題。生態環境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掣肘,“兩高一資”產業的發展道路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生態環境現狀。第三,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土地資源由于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正日益成為不少企業的發展瓶頸,如何應對這一瓶頸成為民營企業家必須面對的問題。第四,對于追求多元化的中國企業來說,如何打造“專、精、強”的核心企業競爭力是道坎兒;最后,如何突破原有企業制度的痼疾,探索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則是最為深層的制度瓶頸。
在五大瓶頸的制約下,中國民企發展的速度正在放慢,出現諸多怪現狀。一是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態勢,“去制造業化”、“去實業化”現象嚴重,產業競爭力下滑;二是監管軟弱,產品質量堪憂,劣幣驅逐良幣;三是企業處于產業鏈中低端,難以升級,組裝車間的角色和定位幾十年來始終難以改變;四是制造業人才青黃不接,流失嚴重。
上述問題既獨立存在,又互相聯系,共同作用于中國經濟和企業,成為中國企業持續發展的挑戰。其中,這五大瓶頸中最為嚴峻的是勞動力瓶頸。勞動力成本上升牽一發而動全身,過去30年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戰略建立在低成本基礎之上,以此形成價格優勢,然后通過復制擴大規模,提高銷售和市場份額。然而,當勞動力成本不可逆轉地提升后,推動原料、資金成本上升,使得中國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日漸式微。作為依靠人口紅利而創造改革開放30年經濟奇跡的中國來說,未來勞動力優勢不再將成為一個巨大挑戰。
聯合國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30年接近14億,達到人口頂峰,之后將開始減少。去年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74.4%。社科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這說明今后中國的勞動人口將不再增加。而作為勞動人口中堅人群的15~59歲的勞動力人口總數從2013年起也將開始緩慢減少。這個年齡層的人口在2020年前可勉強維持在9億人左右,之后減少速度將加快。
事實上,低勞動力成本雖然有助于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并不是一件好事。中國的企業一直從事低端制造加工的生產,無法實現產業的升級,就是與低工資相關。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產業工人群體,企業生產就會受到影響。因為花大量的時間在招聘和培訓員工方面,企業的生產效率無法提高,轉型升級就更無從談起。現在沿海地區的民工荒、工作效率波動、人員大面積流失等問題,都是低工資背后的弊端和危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企業的穩定性差。
企業應該順應時勢,應該把人力資源視為一種投資,而不是成本。這種投資將導致工人忠誠度增加,效率提高。
眾所周知,由于勞動力等成本高企,中國紡織服裝訂單正在快速外流到東南亞國家,這成為家紡服裝業的一大挑戰。國內許多中小企業由于成本高企,訂單減少,紛紛關門。
就在前段時間,阿迪達斯計劃關閉中國一家工廠。其實,在阿迪達斯之前,另一行業巨頭耐克就已經關閉中國生產線。時間再往前追溯,Clarks、K-Swiss、Bakers等國際鞋業巨頭也已紛紛增設在越南、印尼的生產線。這些國外品牌企業的“出逃”,給許多中國代工廠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危機,為什么這些國外企業選擇“出逃”?因為它們是品牌的擁有者,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越南,主導權都完全掌握在阿迪達斯和耐克手中,權力無法阻止其轉換市場,只有利益衡量的得失才是其選擇不同市場的決定因素。
阿迪達斯和耐克“外逃”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外資同樣是利益最大化,一旦在一個市場沒有另一個市場獲利多,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對此,除了采取對企業減稅、完善保護勞工權益法等措施之外,更為關鍵的是,要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品牌。唯此,中國企業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擁有話語權、定價權,進而擁有劃分市場的主導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