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報告:2012年麻紡行業困境之中求創新
走過2012,麻紡行業在這一年中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麻紡織品進口大幅下降,出口也有所減少,同時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在上升,這些不利因素都令麻紡產業在發展中困難重重。為了使行業在逆境中實現發展,麻紡行業以“十二五”發展綱要為依據,以科學技術為龍頭,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并利用先進的技術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麻紡行業在這一年中雖然沒有緩解嚴峻之勢,但是企業品牌意識逐漸增強,產業在困境中邁向高端。
運行——
需求較強利潤增強
麻服裝出口逆勢增長
重要數據:1~9月份,我國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不包括含麻制服裝)進出口總額12.9億美元,同比下降16.21%.其中累計出口金額8.3億美元,同比下降11.28%,麻原料和麻織物下降幅度較大,分別下降12.83%和15.49%;累計進口金額4.6億美元,同比下降23.84%,麻原料和麻織物下降幅度較大,分別下降27.01%和22.61%.
另據統計,1~9月份,我國含麻服裝及服飾進出口數量約24.8億件,同比增長56.85%,累計進出口金額約15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9.09%.其中出口數量為24.6億件,同比增長56.80%,出口金額為155.07億美元,同比增長49%;進口數量為0.2億件,同比增長62.64%,進口金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9%.
原因分析:我國麻紡織品進口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麻紡行業對外依賴度過高,受歐盟國家和債務危機影響,消費者減少開支,致使外需走弱,企業訂單減少,企業加工制造減少,我國麻紡織企業相應減少原料采購。麻織物出口減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外部需求減緩。在經濟危機和歐盟國家債務危機的雙重打壓下,歐盟國家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許多企業尚未從經濟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在經濟萎靡不振的情況下,大眾對麻紡織產品的需求減緩,致使行業的麻紡織品出口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而東南亞國家勞動力相對低廉,加上東南亞國家對紡織行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使我國紡織行業價格競爭優勢喪失,部分國外訂單被東南亞國家分流。
我國主要的含麻服裝出口呈現大幅度的增長,主要是因為受美、日等成熟麻類市場拉動,我國含麻終端產品的市場日漸成熟和發展。
產銷率基本平衡
重要數據:1~9月份我國麻紡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麻紡織服裝及染整精加工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07.8億元,同比增長12.24%;企業銷售產值為298.7億元,同比增長12.67%.產銷率為97.05%,增長了0.38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主要大類產品亞麻布和苧麻布產量增速較快,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份亞麻布(含亞麻≥55%)累計生產3.17億萬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8.53%.苧麻布(含苧麻≥55%)累計生產3.53億萬米,同比增長15.24%.
原因分析:規模以上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的浪潮中之所以能夠實現生產增速,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有較高的生產率,使得產銷基本實現了平衡。這同時也說明了,市場的規模效益日益突出,并且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page_break}
利潤略有增加
重要數據:1~9月份,規模以上麻紡織及麻制品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金額為295.8億元,同比增長13.04%;企業主營業務成本金額為255.9億元,同比增長12.04%;實現利潤總額12.02億元,同比增長8.72%.整個麻紡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為16.43%,總資產貢獻率為14.97%,較去年同期的14.02%同比上升0.95個百分點。
原因分析:我國麻紡企業在經過了設備技術改造與深化產品結構等舉措后,生產效益狀況穩定。這些數據也表明我國麻紡織企業依然延續低附加值產品的加工制造,在高附加值產品加工制造上有所進步但進程依然緩慢。
發展——
需求引領技術推動
技術創新
典型事件:11月29日,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其中,由武漢紡織大學申報的“基于生態工業園的咸寧苧麻紡織產業集群式供應鏈耦合研究”榮獲成果科技進步二等獎。由黑龍江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牽手企業申請的“FZ/T34008-2009《汽車用亞麻坐墊》 ”與“FZ/T32001-2009《亞麻紗》”標準獲得成果科技進步三等獎。
編輯點評:多年來技術創新和行業標準制定一直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決定因素,我國麻紡織行業也非常注重這兩個方面的發展,并積極推進新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技術的推動將為麻紡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
環境保護
典型事件:今年12月6日,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前往湖北咸寧出席了湖北精華紡織集團的生物脫膠技術鑒定會,并見證了該公司苧麻脫膠車間停運儀式。該公司在咸安區向陽湖鎮投資8000萬元新建的苧麻脫膠中心也正式投入生產。該中心采用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生物脫膠技術,大量減少了酸、堿和水用量,提高了精干麻品質,污水排放水質COD可達到50mg/L以內。該項技術目前獲得了三項國家授權專利,經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生產的精干麻技術先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苧麻脫膠車間關閉后,每年減少苧麻脫膠污水排放60萬噸,減少COD排放量55.8噸,為保護梁子湖流域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標志著湖北精華紡織集團的傳統化學脫膠工藝落下了帷幕,同時也標志著該公司將完全啟用新的生物脫膠技術生產精干麻。
編輯點評:一項技術的發明固然重要,此項技術如果是有利于環境的保護則更加重要。湖北精華紡織集團生物脫膠產業化技術解決了一個困擾苧麻行業發展的難題——污水排放難以達標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突破。更可貴的是,該企業對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的貢獻,對行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力促內銷
典型事件:7月10日,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在上海召開了“亞麻行業開拓內需市場方案會議”。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強調開拓內需市場,應了解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應著力宣傳亞麻紡織品突出的優良品質,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等。
編輯點評:多年以來,中國麻紡人一直在強調要延長麻紡產業鏈,開拓麻紡內需市場,但是怎樣延長產業鏈、開拓內需市場一直都是難題。今年,行業領導就開拓內需市場這個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方案。同時,歐洲也與中國麻紡行業達成共識,雙方一起合作共同開發中國市場。中國麻紡企業和麻紡行業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必能為麻紡產業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未來——
創造時尚邁向高端
明年麻紡行業發展仍然不容樂觀,中國麻紡織品出口以美國和日本市場為主,但是受經濟危機和歐盟國家債務危機的雙重打壓,各國對麻紡織品的需求減少。我國麻紡行業對外依賴程度較高,以初級產品加工為主的麻紡織企業在目前出口貿易嚴峻的形勢下,應該考慮延長產業鏈,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力度設計生產附加值高的含麻服裝等終端產品。
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表示,未來麻紡行業要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產品創新重點放在麻終端產品上,要鞏固外銷市場,積極拓展內銷市場,用品牌、產品質量拉動產業轉型升級。“今后的發展方向是朝著引領麻紡時尚、創建麻紡名牌、增強市場活力、做強內銷市場、化人們生活等方面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