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做戶外需三思而后行
受戶外服裝連續幾年快速增長的影響,不僅體育品牌,不少紡織服裝廠商也開始瞄準這塊市場。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俞岳南也認為,傳統服裝銷售不景氣,戶外市場也許是新的出路。對此,業內人士有著不同的看法:今年戶外用品銷量可能會持續上漲,但服裝企業如果抱著掙一把就走的態度,可能反而會減緩企業產值增速。因此,服裝企業生產戶外服裝仍需三思而后行。
戶外服裝多使用新型面料,從某些方面服裝企業避開了棉價倒掛這一關,但牽一發而動全身,解決產品功能性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挑戰。首先,戶外服裝在生產設計方面與傳統服裝有所差別,外國一些企業有了多年的科研經驗和設計積累,從功能性和質量的角度說,本地企業很難和外國品牌相比。
其二,戶外服裝受追捧必然會導致熱錢涌入,在沒有產品積淀、沒有制造經驗的情況下,一些廠商快速轉產難以保證產品質量。雖然有大批的普通消費者加入到“泛戶外”的行列,但是專業戶外愛好者,經過十余年的歷練,對產品的評判有著自己的標準,他們即是消費的中堅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新驢”的選擇。面對“驢友”專業的眼光,同行激烈的市場競爭,拿不出好產品的企業將會再次面臨洗牌。
“即便轉向戶外,服裝企業也要考慮好做代工還是創品牌。”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做代工雖有微利可圖,但并非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而創品牌則需要較大投入及較長時間培育。他建議服裝企業可先從沿海地區引進先進的生產管理、商貿經營和營銷推廣經驗,利用好電子商務等途徑,完善物流渠道,從做代工起步,逐漸走品牌集約化發展道路。
業內人士建議,服裝企業涉足戶外產品,最好與戶外用品公司“聯手”。雖然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戶外品牌,但“驢友”仍然是戶外產品消費主力,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固定客源”最為重要。戶外服裝生產企業不妨與戶外用品公司一道組織主題活動維持人氣,通過開發新的戶外出行線路等,吸引更多人加入戶外產品消費陣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