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行業下行拐點顯現 年內價格存繼續下跌趨勢
在制革領域,中國皮革協會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規上制革行業輕革產量5.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3.7%。浙江、河北、河南位居前三,占比分別為22%、20.5%和13.8%。河北制革產量全年降幅達47%,浙江降幅為1.2%,而其他制革大省山東、廣東降幅分別為26%和72%。
產量下降主要受累于市場低迷及企業消化庫存的影響,與制革密切相關的原料牛皮的市場供給不足,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加劇了制革產量下滑局面。
在毛皮領域,由于近年發展過熱,毛皮行業下行拐點顯現。由于毛皮動物養殖和專業市場遍地開花,導致價格下跌。
2013下半年以來,一張貉子皮由2013年初頂峰每張1000元以上銳減至300多元,最大跌幅近七成,并有繼續下跌的趨勢。
由于銷量、價格的下滑,造成大量毛皮的積壓。原皮方面,2013年12月拍賣會上,主要依靠中國市場支撐的國際皮張價格相比9月大幅下跌30%,2014年2月份拍賣會價格又進一步下跌近30%,累計降幅在50%左右,毛皮行業拐點已現。
相對而言,皮革服裝和皮面皮鞋的產量指標略有增長,其中,規上皮革服裝產量6230萬件,同比增長7%,而排名前十的省份遼寧、四川產量同比出現大幅下降,降幅達20%~30%以上。
皮鞋產量49.3億雙,同比增長2.6%。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只有榜首的福建(占比34.2%)產量增速下滑3.6個點,其余省份增有不同程度地增長。
相關鏈接:
歐盟理事會公布決定,否決歐委會關于對中國皮鞋重征反傾銷稅的建議提案。2006年歐盟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和越南的皮鞋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后經日落復審調查于2011年3月31日終止有關反傾銷措施。中國部分皮鞋出口商(Brosmann和奧康公司等)將歐盟反傾銷訴諸歐洲法院。
2012年歐洲法院終審判決,即使市場經濟待遇審查不會必然導致原告企業獲得更低的反傾銷稅,但歐委會仍有義務審查原告企業提出的市場經濟待遇申請。歐委會隨后根據該判決,決定重新審查原告企業在原審調查期時的市場經濟待遇狀況。
歐委會經重申審查認為,原告企業不符合市場經濟待遇的條件,并于2月19日向歐盟理事會提議對原告企業出口的涉案產品重征反傾銷稅。
歐盟理事會認為,納稅義務人(進口商)根據法院判決被退還原已被征繳的反傾銷稅時,即可根據海關法合法預期反傾銷稅已過三年法定期限而不被重新征收,所以納稅義務已被消滅。因而重征反傾銷稅的決定將會侵犯有關納稅義務人的合法預期,歐委會提議重征反傾銷稅的法律依據不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