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棉花市場運行狀況展望 全球供求形勢趨向好轉
8月20日,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客戶二部和鄭州商品交易所共同舉辦2015棉花展望論壇上,梅詠女士從新舊棉花年度能夠平穩接軌、新年度國內外供需形勢及其他可能影響趨勢的因素三方面對未來棉花市場行情進行了預判和分析。
梅詠用幾個調查報告說明了當前市場總體運行狀況。她表示,新舊年度是否平穩接軌需考慮四個環節因素:商業庫存、工業庫存、政策影響以及心理預期。據調查,全國商品棉庫存總量142萬噸,其中新疆棉94.8萬噸、地產棉9.7萬噸和進口棉37.5萬噸。這是全口徑數據,其中包括可紡性差的內地加工廠庫存,無法剔除工業企業在倉庫中保管已成為工業庫存以及保稅區內無法進入國內消費的數據,所以實際的可流通商品棉要比商業庫存低些。調查顯示棉紡織企業7月底大幅減少工業庫存量,等待新花上市。據調查形成棉紡織PMI指標顯示,紡織經濟運行在4月份達到巔峰后走下坡路,當前運行狀況、新訂單、生產指數持續下滑。從涉棉企業對新棉收購價格和消費預期調查來看,市場心理預期相對悲觀,收購價格傾向于5.5-6.0元的比較多,但也有不少收購價格偏高的預期,風險會大幅增加,關于新舊年度是否平穩接軌,梅詠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現貨資源目前充分保障;價格預期相對穩定;變數存在于新花上市的時間;新疆收購市場切忌搶資源,內地收購市場要打“拉鋸戰”,棉農和收購企業的博弈對新疆籽棉收購會產生潛在影響。
隨后,梅詠介紹了2015年度全球產需形勢。從全球棉花產銷存量情況等基礎方面來判斷,2015年度全球棉花市場的壓力不會比2014年度來得更大。在分析了美國和印度市場,總結來說,采購美棉要趁早。印度市場雖說有很大的變數,但新棉上市后,收購和銷售價格低于預期的可能性在減小,利空影響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樣大。
新年度影響市場的,除了供需和結構外,還要從政策、經濟和產業方面去考慮。政策主要是目標價格改革政策和配額政策;經濟方面包括經濟走勢、人民幣匯率等因素;產業角度則要從新疆紡織業、成本收益、替代原料等方面的因素去考慮。
最后,她總結認為,2015年度全球棉花供求形勢趨向好轉,國際價格維持穩定或者趨向回暖的可能性較大;但中國市場仍主要受制于棉花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大經濟環境下紡織業難以獨善其身;非棉纖維和進口紗的競爭性不會因為內外棉的價差的縮小而減弱;中國棉花現貨價格的價格彈性和區間不會很大。但她強調,質量好且符合紡織需要的棉花,適紡性好的棉花等級差價會進一拉大,這種市場化行為將有效帶動中國棉花整體品質的提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