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曼+和新世界百貨戰略謀變 打造城市粉絲熱點商圈
O2O模式無疑是零售商業的最大熱門,不管是品牌還是平臺,全渠道布局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不可逆。與此同時,傳統百貨業正面臨業態老化,客源流失等諸多難題,搭檔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商業伙伴優勢互補,激活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互聯網主流品牌與商業地產大佬們的默契之選。
七月份,互聯網領軍品牌茵曼推出首創“茵曼+”模式,開啟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戰略布局,這一重構傳統零售商業的模式,為重組中國零售商業格局和品牌的經營模式升級開辟了一條引領路徑和參照。截止10月底,茵曼+已經開業70多家,簽約開店140多家,全國首家直營旗艦店——茵曼+巴黎春天體驗店落地上海。
這是茵曼+首度聯手百貨,或許是意猶未盡,11月23日茵曼+與巴黎春天所屬集團上海新世界百貨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茵曼+百貨的O2O模式將入駐新世界旗下各大百貨旗艦,雙方聯手打造品牌與百貨在O2O新商業模式新典范。實現客流、商品流和消費體驗的貫通,融合互聯網與傳統零售特色基因,助力社群體驗式消費邁向新的高度。
百貨巨頭謀變,改玩粉絲社群
此次茵曼+和新世界百貨的結成戰略伙伴關系,是茵曼+與百貨融合的第一步,也是傳統百貨與互聯網主流時尚品牌的第一次抱團合作,將主流品牌的人流、以及高轉化率、高復購率以及特色的場景式消費帶進百貨,更好的盤活商場所處商業旺地的人流效益,增加客戶粘性,提高客群互動,產出更多附加值提供了更多商業想象空間。
在本次發布會“跨界新融合”的圓桌論壇上,匯美集團及上海新世界高管與中國商業品牌聯盟主席陳建明、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晁鋼令教授,針對商業模式的創新如何從交易價值達到共創價值,以及如何重構傳統百貨,交互異質化資源,共創價值平臺問題發表各自觀點,為跨界新融合,茵曼新世界以“人”為本,做好粉絲運營的新商業理念做了一次深度探討。
據了解,茵曼+在新世界百貨旗下巴黎春天(浦建店),入駐短短一個月,月銷售在樓層女裝專柜排名就已進入前三,新增會員人數超過2000。不僅店鋪的業績有目共睹,O2O新模式所帶來的持續收益也為店鋪帶來相當顯著的效果,茵曼+上海體驗店在雙11當天,來自店鋪外渠道的成交購買達總收益的20%,這種全渠道互通的新商業模式很好的為百貨帶來更多持續收益,增強客戶黏性的同時帶來更多附加值。
茵曼+上海新世界,打造城市粉絲熱點商圈
就未來“茵曼+百貨”這一模式的運作,茵曼創始人方建華進行了現場介紹。他表示,“茵曼+百貨”,是茵曼+千城萬店的延伸,旨在將居于社群粉絲經營的O2O模式與引入傳統百貨,結合商業街店鋪緊密連接,為茵曼落地百貨,以及傳統百貨轉型新業態創造契機,服務更多主流消費群的新消費需求。
這種將線上購買與線下體驗合二為一的體驗式購物,是將電商購物模式融合了線下視覺、觸感和試衣的體驗環節,而又在常規購物中增加了線上付款、快遞到家的便捷功能,很好的滿足不同人群的各種需求。而且茵曼+不單單的是服裝店,它同樣是家居生活體驗店,將來還會根據茵符們的需求增多更多的功能,可以將7米內一切可視物品都購買回家,打造屬于粉絲自己的“慢生活生活空間。
近幾年,茵曼+在成功運作女裝服飾的基礎上,先后擴充了鞋子、箱包、配飾、童裝、家具等品類;更是品牌的粉絲與粉絲之間的社群融通。“茵曼+百貨”將品牌、粉絲、百貨三者融合在一起,在商場中融入全新的試穿購物空間,為商場帶來新鮮的品牌忠實粉絲;而電商品牌落地更是多了與粉絲親密接觸的機會,更好的服務粉絲,提高客群互動性、增強粉絲黏性;又可以利用商場的傳統優勢鎖定商業旺地更多區域粉絲,從而達到共贏的目標;使粉絲有了線下體驗店,可以跟喜愛的品牌有更多的互動,更近距離的試穿等交流,降低盲目購物的幾率,跟品牌更親密的接觸、互通。
這意味著,傳統的買賣關系或被人與人關系經營所替代,有粉絲參與的銷售還是最初級的銷售,沒有跨界融合的合作不算合作,只有更多“人”的參與,才是時下最新的O2O模式下的粉絲營銷,品牌+百貨才能打造出最熱的粉絲商圈。
隨著O2O商業零售的不斷裂變和發展,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隨著發生巨大變化,大型零售業態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面臨新的考驗,誰能真正抓住消費趨勢的核心,誰就能主導未來的商業零售格局。企業經營就是不斷調整不斷創新的過程,企業在新的情境下必須作出新的抉擇。品牌與百貨的結合,共同做好粉絲經營,在這種新的力量注入下,零售商業百貨與品牌會在新的跨界融合中才能走的更好、更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