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降至八九千 是否為流言
近日“南京棉花行業新春座談會”備受關注,市場流傳出很多版本的“觀點”和“期望”。其中最為熱議的當屬“棉價降至八九千,紡企還要看一看”的流言。對此,讓我們聽聽特約紡織專家吳法新先生參加此次會議后的個人觀點。
棉價會到八九千?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1月13日由國投南京公司和鄭州商品交易所聯合舉辦的“棉花行業新春座談會”上嘉賓提出來的。當時,江蘇一家“吃粗糧”的大型紡織企業表示,如果拍儲棉花質量符合要求,而且送到江蘇工廠的價在10000元左右的話,才會考慮采購。當時在場的嘉賓回答說,照此計算,除去公檢、運輸等費用,拋儲的價格要在8000-9000才能滿足送到江蘇工廠10000元左右的目標價格。
我在想,這么低的拋儲預期價格有關方面會不會心疼呢?我覺得“他們”應該不會心疼。目前正處在“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的大背景下,棉花去庫存也將是大勢所趨,并且2015年國家儲備棉出庫公告里明確提出是輪出,因此,那些混進儲備棉花庫里的“粗糧”能盡早出庫消化掉,何樂而不為呢?
新疆棉花曾經是紡織企業求之不得的優質棉花代表,但是經過這幾年的折騰被“和平演變”成了下游紡織企業眼中“粗糧”,部分只能用做粗支紗和氣流紡紗,就好比大家閨秀淪落成為丫環,這可能是繼A股之后的又一大國際笑話。2015年參加拍儲的公司告訴我,有些儲備棉花看看指標都不錯,等棉花拉到工廠一看,“鳳凰變烏鴉”,只能自認倒霉,嚴重挫傷了紡織企業2016年再次參加拍儲的信心。
其實中國棉花的“產量—消費量”并不難計算,即使不能做到十分精確,但是用合理的數理統計的方法也能算個八九不離十。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模糊的數據對誰有利,大家心里明白。1月14日,網絡上《中國或考慮出售部分庫存棉花》一文被刷屏,文中的觀點和數據其實已經是屬于老生常談,沒有什么新意,但是此文出來以后,一直不見有關方面出來“辟謠”或者“說明”,業內人士認為這絕對不會是空穴來風。
2016年,如果儲備棉花真的以10000元的價格送到江蘇工廠,那么國產紗的競爭能力就會增強。根據計算,相應的原棉普梳環錠紡21支價格大約在15000元/噸,普梳環錠紡32支價格大約在16500元/噸,這樣的價格也就可以暫時把進口紗(尤其是21支、32支)擋在國門之外了。中國小型紡織廠也就得到了暫時喘息的機會,用時間換空間,慢慢的消化國儲棉也就有了可能,盡管時間會很長,但是總比看不到希望的好。
在南京的會議上還有幾家大型棉紡企業,例如江蘇悅達、南京新一棉、南通大富豪公司,他們表示即使儲備棉花的價格到了每噸1萬也不會采購,因為國營大廠經過這幾年的轉型升級,大多生產的品種是對棉花要求很高的80支以上紗線,如果儲備棉不能滿足要求,他們就會去境外想辦法,這里指的“去境外想辦法”不一定是說到境外采購原料,還包括去境外設廠,沒有足夠適用的棉花,中國棉紡廠再有能耐也成不了“巧婦”。
南京會議上,路易達孚棉花部總經理李楠的報告也是非常精彩。他說道,除去中國因素,其他國家的棉花消費量并沒有多大的供過于求,并且目前全球紡織業非棉纖維的使用量也在增加,隨著化纖產品科技的發展,化纖制品的使用量已經趕上棉花纖維的使用量,棉花被邊緣化的現象正在蔓延。
2016年是猴年,棉花價格“猴性十足”,也注定不會是很太平的一年。我認為,棉花市場未來的形勢會很嚴峻,如果國際油價長期在每桶30美金左右徘徊的話,會導致PTA和滌綸纖維的價格一落千丈,到那個時候國際油價拖累國際棉花價格大幅跳水是大概率事件。也許過不了多久,真能見到八九千元一噸的棉花,甚至更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