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所有人審美的Adidas球鞋為何會脫銷?
“椰子鞋”Yeezy Boost 350V2這周六剛開賣,幾個小時內就搶光了。就算你試著在Adidas Confirmed App上預約,或者在阿迪達斯官網搶購,也可能失落而歸。
明星Kanye West的號召力,是讓這雙有著看似厚重的鞋底設計、并不符合所有人審美的球鞋脫銷的原因之一,但根據“椰子黑手黨”這一非官方團隊的預測,北美僅有2萬雙Yeezy Boost350V2,可以說,阿迪達斯的超限量供應才是成功營造“一鞋難求”的場景的關鍵。
限量款的饑餓營銷主導了過去一年的球鞋市場,也扭轉了阿迪達斯曾經的失意局面。如果你對運動服飾市場略有關注,應該清楚阿迪達斯曾經面臨的局面——不過兩三年前,它不僅無力挑戰耐克,在北美市場還被后來者UnderArmour超越,滑至第三,投資者紛紛憂慮它的未來。
但僅僅2016年一年,阿迪達斯就賣出了800萬雙Stan Smith和1500萬雙Superstar。這種舊番新推以及跨界時尚和明星的營銷手段,讓它重新成為街頭文化的引領者。然而這還不是扭轉局面的重頭戲,從2015年1月底在紐約首發UltraBoost系列開始,到2月在紐約時裝周上推出那款后來迅速紅遍全球的“椰子”鞋(YEEZY),再到2015年年底全網刷屏的Original NMD,阿迪達斯在球鞋市場上口碑和銷量雙贏的幾個產品線都和一項名為Boost的鞋底技術相關。
Boost,才是阿迪達斯這次階段性勝利的最大功臣,它可能也是近年來阿迪達斯最重大的技術創新。
準確地說,Boost是指一種中底緩震技術。更具象一點,它就是你看到的所有Boost系列鞋款采用的塑料泡沫鞋底。這種由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研發的TPU顆粒,又被稱為“能量膠囊”(energycapsule),看上去是像爆米花一樣、柔軟又不會變形的泡沫。上千個TPU顆粒構成的Boost鞋底,在奔跑中的每一步都能迅速被擠壓、膨脹,再反彈,有效緩震和釋放能量,跑步者的運動表現也能隨之提升兩成。許多跑步愛好者說,Boost能提供一種又軟又Q彈的腳感。

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研發的TPU顆粒是很好的緩震材料,制成的Boost鞋底能提供一種又軟又Q彈的腳感。
阿迪達斯的全球創意總監JamesCarnes的說法也印證了這種感受。“Boost的塑料泡沫通過變形提供能量支持,其變形程度及多維度變形,能最大程度地貼合你的腳。”開發了Boost的SVP跑步項目總監AdrianLeek則直接宣稱,“EVA(上一代跑鞋鞋底材料)已死,Boost真的有這么重要?!?/p>
Boost的生產商巴斯夫最初發明這個材料時,也沒想過它能用在球鞋上。巴斯夫的銷售人員在為TPU顆粒尋找買家時,只說這是一種不錯的緩震材料,能代替汽車原有的一些發泡材料。阿迪達斯最初買下這個材料專利時也沒想好怎么利用這個圓形泡沫。
阿迪達斯Performance團隊接下了這個任務。這個前身叫adidasEquipment的部門,是阿迪達斯為強調技術屬性在1990年代初成立的團隊。雖然Performance一直是阿迪達斯的發展重點,但在Boost推出之前,這個團隊并沒推出任何在市場上紅起來的款式。
等到宣傳Boost系列時,Performance團隊內部也經歷過一番激烈討論,最后決定突出這種泡沫材料本身,把泡沫表面的鞋底設計暴露在外。這種打法看上去和擅長講述動聽故事的耐克非常不同。
“舒適”這個基本需求成為最大賣點。2013年年初推出的第一款EnergyBoost很快就賣斷貨了?!凹词乖谌狈I銷售人員的零售店,EnergyBoost還是很好賣?!必撠煱⒌线_斯中歐市場技術推廣的GtzHohaus說。“一旦穿上,消費者就能感受到Boost的優點,并且知道跑起來是什么感覺。他們會想立即穿著Boost沖去自己最喜歡的跑道?!?/p>
盡管阿迪達斯當年就在全球賣出150萬雙Boost,但這仍是個小眾的專業跑步系列。而且阿迪達斯在營銷上始終不太靈活,廣告也以傳統媒體投放為主。Boost作為一個技術名詞成了營銷難題,它缺少Stan Smith的歷史價值及順帶產生的情感價值。而從側面能看到許多小型泡沫的典型設計,外觀不夠性感,如果不穿在腳上也體會不到。

阿迪達斯的UltraBoost概念店。
在此期間,Under Armour強勁崛起,讓阿迪達斯在北美市場短期滑至第三名。CEO Herbert Hainer為阿迪達斯贏回美國市場制定了“5年計劃”,但業績回轉總歸要一點時間,沒多久他也不得不面臨離任局面。
Boost被認為有助于突破美國市場這個耐克的大本營。跑步是美國中產階級鐘愛的運動之一,隨著運動休閑(athleisure)成為通勤風格,跑鞋也成為日常必備單品。每個人的鞋架上都放了不止一雙跑鞋,這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但要讓更多人進一步接受Boost,總得強調舒服以外的內容。“阿迪達斯的優勢一直是生活方式營銷。它在運動休閑風出現前就通過adidas Originals、Stella Mc Cartney及adidasneo系列成功地把時尚及運動結合了起來,延續這樣的阿迪達斯品牌形象很重要?!睔W睿咨詢的服裝及球鞋分析師Bernadette Kissane分析說。
2015年1月,Ultra Boost選擇在紐約發布,出發點還是技術,阿迪達斯稱其為“全球最好的跑鞋”,比上一代多了20%的Boost顆粒。想象一下,鞋底3000個微小泡沫顆粒黏在一起,吸收所有震感,產生一種踩棉花的感覺——故事到這里講得動聽了一些,但最終引爆這款鞋的還是嘻哈明星坎耶·韋斯特,他穿著Ultra Boost過生日的街拍迅速點燃了銷量。

嘻哈明星坎耶·韋斯特穿著Ultra Boost過生日的街拍迅速引爆了這一系列產品。
韋斯特不愿脫下Boost多少有點偶然,火爆的背后其實有另一個人的功勞。這個人是為阿迪達斯效力快20年的市場營銷總監JonWexler,他從小就受到嘻哈文化深刻影響,在Boost推出前他就一直想與韋斯特合作。盡管當時韋斯特有耐克的合約在身,Wexler還是把所有Boost鞋寄給他。按照Wexler的說法,韋斯特就像個瘋狂的科學家一樣,興奮地把球鞋剪開,研究這雙鞋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我已經3年沒有用過手機了,但我一天沒有球鞋就要不行。”韋斯特這個瘋狂球鞋迷曾這樣告訴《名利場》。
{page_break}搞定韋斯特后,阿迪達斯趁勢抓住機會,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與他簽下合約。由于韋斯特喜歡Boost鞋底,在他的要求之下,后來的超級爆款YEEZYBoost系列成了UltraBoost的延伸。

2015年秋冬紐約時裝周上,YEEZY Boost首發即引爆。
“因為社交媒體,球鞋市場完全不一樣了。運動員的曝光有季節性,但在娛樂產業,這些明星能夠24小時不斷制造新聞。阿迪達斯想要找一個能推動流行文化的人,韋斯特就是這個能夠超越地域流行文化的人,他能真正影響全球的消費者。”Wexler在接受廣播節目《The Breakfast Club》采訪時如此解釋阿迪達斯找韋斯特合作的原因。
“耐克有Air Jordan的歷史積淀,在美國潮流市場影響龐大,而美國又會帶動全球。阿迪達斯是憑空完成爆款的制造,鋪墊周期會更長,是通過營造饑渴感和利用明星效應?!睋碛谐^70萬粉絲的球鞋潮流媒體FLIGHTCLUB中文站的編輯Penny總結道。
在YEEZY的刺激下,2015年阿迪達斯的全球銷量增加了14%。阿迪達斯也成為Instagram上最受喜愛的球鞋品牌,超出耐克5500萬個“贊”。
第一款YEEZY750 Boost極度限量,你根本不可能在商店的貨架上看到,每次上新都會讓無數服務器崩潰,并在一小時內售罄。很快,這雙定價350美元、灰色的麂皮高幫球鞋在二級市場的要價達到上千美元。球鞋交易市場網站StockX的創始人Josh Luber認為正是限量爆款讓阿迪達斯在二手市場變得有了存在感。根據該網站的統計數據,自2015年2月這一系列上市后,在總價值10億美元的二手市場,阿迪達斯所占有的份額從1%暴增至30%。
分析師Kissane也認為,與韋斯特合作后,Boost的故事已經變得不那么運動了,這讓它兼顧到了更多人,YEEZYBoost的任務也就此完成。到這里,專業和酷這兩個產品能夠流行的要素都具備了,對阿迪達斯來說,更重要的是持續制造爆款的能力。

與韋斯特合作后,Boost的故事已經變得不那么運動了,這讓它兼顧到了更多人。
2015年下半年,Original NMD的推出延續了YEEZY Boost的思路,NMD在白色Boost鞋底上加了兩塊誰也不知道派什么用場的色彩方塊,供貨上同樣克制,很快在球鞋消費者中形成轟動效應,社交網絡上隨處可見專賣店門口擠滿了人但誰也買不到的消息。在中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阿迪達斯很快發現新浪微博上搜索NMD的人中,來自福建晉江的排到了第8名。這像個流行信號,后來的事相信你也看到了,Original NMD的仿制貨到處都是,從一線城市快速蔓延到了內陸其他城市,它們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變相傳播。

Original NMD的推出延續了YEEZY Boost的思路,饑餓營銷,網紅傳播。
“NMD讓不那么有錢的球鞋收藏家也買得起,Ultra Boost則讓所有人都獲得了一種自上而下的酷勁。”Luber說道。Penny也認同這種看法,“不少粉絲已經在NMD、YEEZY的召喚下轉投技術更先進的Boost鞋款?!彼X得球鞋是個很妙的單品,因為“不僅可以做成奢侈品,也可以跨界到快消品,還可以看成輕奢領域,并且受眾群巨大。”Penny說道。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潮人的影響力有時會超過明星。“有著1000至10萬粉絲量級的Instagram紅人的互動率比傳統明星高出3.5%,這也意味著社交媒體營銷的曝光率比傳統明星合作推廣更高?!?.5%看著不多,但品牌如果能輕易與十幾個垂直領域的網紅合作,影響力就能成倍增長。
StapleDesign及ReedSpace創始人,也是球鞋控的JeffStaple(原名JeffNg)如今在Instagram擁有11萬粉絲,這個數字讓他可以被稱為小網紅。他常常發布未上市的新鞋照片,也會頻繁參與推廣UltraBoost的活動。他自然拿到了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那雙Triple Black跑鞋,隨后立即在Instagram上連發3張照片,“這雙鞋太燃了,不過普通人就得等到12月1日才有機會買到(哭臉×3)?!?/p>
Staple表示他還發起了設計師培養計劃Craft Syndicate,最近與設計師Alexander John合作了一款全灰的NMD,“我們的想法來自將看上去更像奢侈品的大理石設計與阿迪達斯Boost的創新結合在一起。”Staple說道。
這類合作并不少見。香港潮流媒體HYPEBEAST、日本服裝品牌Kolor、球鞋店KITH的創始人RonnieFieg過去幾個月都與UltraBoost實現了合作的聯名系列。按照Wexler的說法,阿迪達斯官方也認可這些來自外部的自發設計的聯名款,唯一的審核標準就是合作方夠不夠酷,“年輕人都愿意跟風?!盬exler總結道。
一旦靠著社交媒體成功打入球鞋控的世界,Boost可能真的有機會像韋斯特與阿迪達斯簽約時唱的那樣,“Yeezy,Yeezy,Yeezyjustjumpedover Jumpman”(超越耐克的喬丹系列),而且如果參考耐克那個如今幾乎涉足了每個品類的核心技術Flyknit,我們完全可以想象Boost在未來會有比在球鞋領域更大的用途。
盡管目前仍難以挑戰耐克的市場地位,但Boost系列受到的追捧不但明顯改善了阿迪達斯在全球市場的整體表現,也從公司層面整體提升了阿迪達斯的信心。
2015年,阿迪達斯公布了在紐約布魯克林設立創意實驗室的計劃,它挖來耐克設計工作室的3名主力MarkMiner、MarcDolce和DenisDekovic,想在這個潮流之地獲得更多關于未來成長的靈感。這個位于布魯克林威廉姆斯堡的創意實驗室目前仍在裝修中,開業時間一再推遲,最新消息顯示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開放。
而在剛剛過去的11月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新任CEO Kasper Rorsted也表示,“贏得北美市場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