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鞋的民俗學價值
虎頭鞋的民俗學價值
虎頭鞋所包含的民俗學價值,是它在民間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氣勢威猛,更以其額頭有像“王”字的花紋,自古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和崇拜,被尊為“圣獸”、“獸中之王”等等。早在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義·祀典》中就有了這樣的描寫:“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虎不僅能吞食鬼魅、威懾敵害,還能庇佑人神、賜福示瑞?;⒕邆涞倪@些特性,極大地迎合了人們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崇尚的對象。民間給孩子戴虎頭帽,穿虎頭鞋,裹虎頭兜肚,用虎頭圍嘴,睡虎頭枕等等,甚至以“虎”字命名的風俗,都是對此有力佐證。
虎頭鞋的歷史已無法準確考究。但縫制和穿著虎頭鞋的風俗在我國至今仍流傳甚廣,當然河南民間也不例外。“頭雙藍(取諧音攔,即攔住不大折),二雙紅(紅能辟邪,可以免災),三雙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長大成人)”的俗語,講的就是由姑姑做三雙不同顏色的虎頭鞋送侄兒的風俗。
河南民間的虎頭鞋,式樣繁多、花色不一,地域特色比較顯著。但顏色上基本以鮮艷、靚麗為基調,造型上大多粗狂、夸張為風格。臉大、眼大、嘴巴大和飾物較多為最顯著的特點。 河南民間的虎頭鞋一般做工比較復雜,裝飾物較多,并且相對繁瑣。除了虎頭的基本特征外,往往彩線、花邊、布料、毛線、皮毛、金屬片、珠子、扣子、彩帶等等材料繁復使用,加上粗大的針腳,粗狂厚重之氣更加強烈。充分蘊含著中原厚重的民俗民風和豪放粗狂的人文特色。
別小看一雙小小的虎頭鞋,它從打袼褙到納鞋底,從做鞋面到繡花,一針一線都凝聚著親人的智慧和汗水??p制虎頭鞋一般先由剪紙樣開始,根據事先合計好的式樣,剪出“虎頭”、“虎身”、“虎腹”三部分紙樣,即鞋頭、鞋幫、鞋底三部分;然后把它們貼在袼褙上,依樣裁剪下來,再在裁剪好的袼褙上粘上面料。面料通常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綢、緞或棉布,顏色的選擇一般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有紅、黃和藍等等。面料粘到袼褙上晾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文章”了。
縫制虎頭鞋除了掌握剪裁、縫制、繡花等多種技法外,還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縫制出與眾不同的虎頭鞋。“高手”可以將司空見慣的色線,巧妙地加工成虎須、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紅柳綠的布頭,經過她們拼湊、整合,轉眼變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還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將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鑲邊等等,不僅增加了裝飾性,更加強調了質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時,閃閃發光的金屬片和毛茸茸的皮毛與虎頭上鮮艷奪目的"王"字交相輝映,常常引來街坊鄰居的津津樂道。當然,茶余飯后的經驗交流,更使“高手”們樂此不疲。也正是這種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為經過幾千年孕育、傳承的民間工藝這個龐大肌體,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養分和新鮮血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