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瘋狂””上市背后的利弊雙刃劍
5月16日訊 眾所周知,用“靜坐當思己過”來形容中國特色企業的發展現狀是最恰當不過的,因為國內經濟的任何變化都會淹沒在企業“口若懸河”般的利弊權衡之下,由此,不難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發展策略的創新性是多么的不靈敏。然而,與眾多企業中規中矩的發展模式不同,中國鞋企扮演的可謂是“一時驚起千層浪”的角色。同時面對企業的決策,中國鞋企共同展現了一顆“大心臟”。
2007年5月,百麗集團在港交所的成功上市,迎來了港股市場市值最大的“內地零售概念股”,此舉幾乎刺激了全國所有鞋企業的神經,為中國傳統的鞋企帶來了“一束刺眼亮光”。百麗的上市意味著鞋企“以大吃小”戰役已經蓄勢待發,企業“明哲保身”欲將就此宣告終結。一時間鞋企“扎堆”上市成為了一股熱潮,近乎“瘋狂”上市追逐也隨即展開,(續)但與此同時,上市背后的利弊雙刃劍也被提到了“上市路”的重要課程,因為,衡量企業“上市”道路的成功與否取直接決于如何把持這把“雙刃劍”。
上市后的“利”
企業上市無疑會給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路線,成為公司吸納資金的重要方式,也是企業“做大”“做強”最有利的基石。上市之后,公司會把一部分股份分買給了大眾,在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風同時,也分擔了公司企業發展的一定風險,不至于在決策不利的情況下全軍覆沒,同時,流動的資金也擺脫了企業向銀行借貸的歷史,實現了低成本融資,做到了利益最大化;也增強了企業強大的收購能力,達到了企業的穩健發展;提高企業的信用度和透明度也是企業上市的一大好處,增添了持股人的投資信心和企業的凝聚力。
上市后的“弊”
縱然上市存在著很多的利處,但面對上市所顯露出的弊端也是林林種種,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原來股東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被分化了,“一山不容二虎”的格局也就不復存在了,另一方面,企業成功上市之后,國家的立法機構會根據各項法律法規對企業增強監管力度,企業細微的發展為題都有可能成為最終破產的伏筆,古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為企業上市無可避免的會將商業信息公布于眾,所以為競爭者開誠布公的泄露商業機密業成為了企業發展所避諱的大忌。
如今,把上市當做話題已經不在是新聞了,因為,上市儼然成為了不僅僅是鞋企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企業上市的道路究竟能走多遠,卻仍然值得深思,面對上市,企業能否完美舞動這把“雙刃劍”更是無法展望,對于趨漸成熟的鞋企來說,上市的道路仍然會被走下去,無論上市之后鞋企是否能夠長久屹立于世界企業之林,上市的閱歷都將會成為其“做大”“做強”最有利的基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