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品牌集結深圳大運會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身穿361°運動服。
外國沙灘排球運動員身穿361°運動服。
外國射擊運動員(右)身穿361°運動服。
外國田徑運動員身穿361°運動服。
中國體操運動員身穿李寧運動服。
每一次的國際體育重大賽事,除了賽場上的運動員奮勇拼爭、新聞媒體互相角力之外,也在上演著一場“品牌大戰”。在這場特殊的、看不見硝煙的角逐中,國際品牌一直都處于領跑者的位置。但在新的奧運周期中,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并逐漸被人們熟悉、接受。
近幾年,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之后,運動服裝鞋業再也不是國際運動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我們看到的國內體育商標越來越多,李寧、安踏、卡帕、匹克、361°……越來越多的國產運動品牌活躍在公眾視野之中,從贊助熱門體育賽事到邀請國內外知名運動員代言,國產運動品牌的強勢崛起,正在改變洋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而這一點,在深圳大運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本屆大學生運動會上,國際大牌固然還在,但中國民族品牌更是鋪天蓋地而來。以361°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幾乎贊助了大多數國家的服裝,大運會吹響了中國體育品牌的集結號。
中國品牌甚為快速的崛起,令這個市場似乎在逐漸趨向于百花齊放的態勢。而在深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這種態勢迎來了一個峰值:據不完全統計,在總共有152個國家和地區選手參賽的大運會賽場上,中國品牌通過各種形式贊助的代表團達到了32個之多,所占的比例超過了20%。如此多的中國品牌在大運會上搶占位置,都是希望借助這個平臺打響自己品牌的名聲,將觸角伸向更為廣闊的世界性領域。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以往曾經出現的通過在一項賽事上的成功營銷從而讓品牌“一戰成名”的故事將很難發生,依靠眼球效應是不能讓中國品牌擁有更大發展空間的。
國產品牌“取勝”大運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品牌贊助的代表團達到32個之多,所占比例超過20%。中國品牌在深圳大運會上打了一場漂亮的突圍戰,一舉沖破了歐美品牌的壟斷,成為了大運會賽場一道別樣的風景。
“門檻”和曝光率成反比
當361°、喬丹體育、特步、匹克、露友、美克、阿迪王、冰潔等出現在各國運動員的服裝、鞋子上的時候,中國品牌無疑成為了本次大運會的一個視覺焦點。門檻相對較低、好入手,但曝光率卻比較高,能引起強烈的眼球效應,是中國品牌對大運會趨之若鶩的最大初衷。
361°體育市場中心總監趙峰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對比數字,在該品牌贊助亞運會和大運會的形式和內容差別不算太大的前提下,他們在贊助費用、提供的裝備所折合的費用,以及營銷所花費的費用方面,用在前者上是6億元左右,后者則是1.5億至2億元。“相對而言,進入大運會的門檻低一些。”
門檻相對低一些,卻能引起很大程度的關注,這令很多中國品牌都希望能在大運會上分到一杯羹。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濤認為,那些國際一線品牌更多的工作是放在如何提升品牌的好感度,以更好地形成領先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第一提及率的概念,而大多數國產品牌則需要在知名度上更多做一些文章。“大運會滿足了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中國品牌的這種需求。”
下表為中國品牌贊助本屆大運會不完全統計:
品牌 個 國家
361° 16 保加利亞、白俄羅斯、瑞典、捷克、荷蘭、蒙古、波蘭、新加坡、塞爾維亞、德國、意大利、菲律賓、牙買加、立陶宛、瑞士、比利時
喬丹 2 中國 俄羅斯
匹克 3 烏拉圭、塞爾維亞、非洲大體聯
特步 3 美國 英國 韓國
美克 3 斯洛文尼亞、愛爾蘭、肯尼亞
阿迪王 3 挪威 匈牙利 巴拿馬
露友 1 西班牙
上海冰潔服飾 1 朝鮮
更多世界性賽事的敲門磚
中國品牌贊助大運會主要目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希望借此成為“敲開更多世界性賽事的磚”。趙峰說:“中國品牌更高的舞臺是世界性賽事,但人家連你的品牌名字都不知道、不了解的話,你是進不去這個市場的。”
作為有著“小奧運會”之稱的大運會,就是一次讓中國品牌逐步實現國際化戰略的機會。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特步品牌贊助了美、英代表團,這在奧運會、世錦賽上是辦不到的,但在本次大運會上走精英路線卻成為了現實。特步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葉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在合適的時機,辦了正確的事情。“其實在奧運會、世錦賽上贊助一些高水平的運動隊也不是不可能。大運會只是一次嘗試,接下來應該還會繼續走這條道路。”{page_break}
“一戰成名”的故事很難再發生
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李寧公司獨家贊助了俄羅斯代表團,這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贊助整個一支外國代表團的民族品牌。而在最近幾屆大運會的賽事中,中國品牌的名字越來越多,他們同樣希望借助這個平臺能獲得更多的、在世界范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甚至“一戰成名”。
中國體育界的知名學者易劍東的觀點是:在國際一流品牌市場分配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大部分中國品牌想進入一流品牌的行列還是比較困難的,但借助大運會這個中國品牌向國際高端平臺過渡的階梯,可以在使用較低成本的前提下,接觸到其他國家的體育組織和運動員,這為他們實現日后的國際化戰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要想通過一個賽事迅速叫響自己品牌的名聲,在當今中國體育市場相對擁擠、競爭品牌還在不斷增加的環境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易劍東認為,依靠曝光率和眼球效應是很難讓中國品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的。“中國品牌應在核心技術、內在屬性和主攻方向三方面下功夫,但目前整體上中國品牌在這三方面是比較弱的。”
趁著大運促銷期
趕緊購買運動服
前段時間,李寧、安踏、361°等國內運動品牌2011年第四季訂貨會陸續結束,各大品牌在會后相繼發布消息,將從第四季開始新一輪提價,鞋類產品的漲幅在7%-10%之間,服裝價格也將上漲17%左右。
近日,記者在走訪深圳寶安數家運動品牌專賣店時發現,依然有不少門店掛著“迎大運,大減價”“買一送一”、“清倉3折”的促銷信息。在大運會這個新的“運動熱”周期,大運會必定會帶動新的一輪運動服裝熱賣潮,所以,即使各大國內運動品牌面臨著利潤下降的窘境,在深圳市場上,借著大運的東風,為了搶占市場,國內運動品牌依然繼續保持著打折促銷的態勢。
但是,這種“降價狀”將保持多久?也許當“大運熱”過了以后就難說了,畢竟如今在國內體育用品業風生水起的背后,也無法掩蓋利潤下滑的事實,中國的運動鞋和運動服生產商未來將面臨一段嚴峻的日子。生產商還打算借助各種運動會的東風,好好賺上一筆,現在卻因自己的零售和批發業務的過度擴張而陷入困境,這令國內運動品牌未來的銷量存在著變數。
記者了解到,在深圳寶安,大部分國內運動品牌專賣店的營業員表示,至少目前還沒有接到調價通知,但也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今年的價格一定高于去年同期,某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售貨員對記者說,“今年什么都漲價了,服裝也不例外!你看,(她指著一雙黑色跑鞋),這是8月的新款,比上一批類似跑鞋貴了50元左右。”她還“提醒”記者,“趁打折快點買吧,要不就馬上漲價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