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將繼續大舉增加在中國的投資
“市場的前景,“中國運動文化阻礙了耐克銷售的進展。”
中國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場
今年恰逢耐克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根據耐克2011年財年業績,在大中國區市場,耐克實現銷售收入20.6億美元,同比增長18%,撇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16%,息稅前利潤為7.7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值得一提的是,耐克僅僅花了4年時間,就將在華年度銷售額從10億美元提高到20億美元,這也讓耐克對于未來的中國市場抱有很大期望,耐克首席財務長兼副總裁布萊爾接受采訪時說,耐克希望到2015年在華年銷售額達到40億美元。
耐克公布的數據顯示,未來訂單仍然較為樂觀,耐克全球計劃2011年6月到11月發貨的產品訂單金額為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5%。耐克2011財年第四季度大中國區市場的收入為5.64億美元,同比增長21%。而根據上一財年報表,耐克在美國市場銷售額為75.8億美元,其次是中國市場的20.6億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是耐克集團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在中國市場中,耐克的年銷售額在同類產品中占據領先地位,根據2010財年報表(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耐克大中國區收入17.42億美元,它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2009年大中國區收入13.3億美元。
為實現2015年銷售額翻倍目標,這家總部位于美國俄勒岡州比弗頓的運動服裝巨頭計劃增加大中國區門店數量,再次注重跑步和滑雪等休閑運動,并力推一系列本土代言人,比如中國田徑明星劉翔和中國網球運動員李娜(微博),“10年前,沒人會想到中國運動員可以成為世界明星,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參加世界性賽事,也讓人們對運動更感興趣。”耐克品牌總裁丹森接受采訪時說。
上個月,耐克發布了一套以田徑明星劉翔為靈感的跑步系列產品,希望消費者能在劉翔的感召下,購買如售價899元的耐克Lunar Glide劉翔Storm Fly跑步夾克等商品。此外,著眼于中國現有的籃球迷群體,耐克打算復制北美等地個人和團體運動文化,利用中國對籃球的狂熱,耐克為勒布朗·詹姆斯等NBA(微博)明星提供贊助。{page_break}
下一步進軍中國小城市
“雖然美歐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但耐克并不擔心這會過多影響生意,新興市場為其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很顯然,我們將繼續大舉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對于已經取得的成績,我們感到非常振奮。”耐克品牌總裁查理·丹森在表達對中國市場樂觀的同時,也指出中國運動文化或會限制耐克發展,市場觀察人士分析,足球和籃球等戶外運動在中國人口稠密的城鎮地區沒有多大吸引力,而健身俱樂部又一直被視為富人的領地。這樣一來,消費者的持續購買力,將成為一個問題。
“中國產生了運動意識的人很多,但他們還沒有參與進來。中國人的運動方式不同于多數美國人。很多人騎車上班,但身穿的是日常的衣服,看不到有人身著彈力纖維服裝騎車。國家強制要求中小學生每天拿出40分鐘時間鍛煉,但這種鍛煉只不過是舒活筋骨而不是揮汗如雨。”布萊爾對于這樣的情況,也頗為無奈。此外,盡管近幾年健身房在中國越來越流行,運動裝備零售商享受到了銷量的增長,但市場觀察者也指出,很大一部分人口并沒有西方式的鍛煉熱情。
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瓶頸?布萊爾表示,耐克打算進軍中國小城市。目前,耐克在中國的零售門店已超過7000家。布萊爾透露,公司將在更多中國二三線城市開店,并且“向西部進發”。今年2月,耐克在江蘇太倉宣布,其歷時5年建設的亞太區最大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該物流中心建筑面積為20萬平方米,將負責中國大陸包括服裝、鞋類、運動裝備以及耐克高爾夫產品在內的物流運營,“耐克中國物流中心,將對明確大型物流設施如何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市場分析人士調查后指出,耐克、阿迪達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市場份額已經較為鞏固,現在開出的新店越來越多分布在二三線市場。國際品牌之所以能在國內運動品牌本來占有優勢的二三線城市站住腳,在于有豐富的產品線,價格區間跨度較大,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加之二三線城市部分人群的消費水平有所提升,跨國運動品牌與本土運動品牌的價差縮小,有利于耐克、阿迪達斯進入二三線城市。
據悉未來幾年里,耐克還打算增強與中國政府的伙伴關系,開發學校運動項目,在大學擴展跑步俱樂部等。2009年,耐克在中國六個城市的11所大學里成立了多個跑步俱樂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